作為學生的師長、作為一個成年人,在看了這本書後,我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動。每篇文章都不長,沒有華麗辭藻、沒有高談闊論、沒有矯揉造作,有的隻是對平凡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正如本書的名字——有時候。有時候,我們需要在喧囂的生活中尋找寧靜;有時候,我們需要在孤獨中傾聽心靈的呼喚;有時候,我們需要在風雨裏期盼陽光、在迷霧中尋找出路。當我們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也就存在著被驅使、被迷惑的可能,難以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所以,我們的內心其實非常需要這種“有時候”的感動,但可惜的是,許多人並沒有抓住、或者珍惜這片刻的體悟。
但是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
一個孩子,他博覽群書、知識豐富,用藝術的筆觸捕捉著生活中的小細節,表達著人生態度,也摸索著做人做事的道理。讀書、寫作讓他有了一種簡單的快樂,讓他的世界多姿多彩,讓他的心靈得到了滋養。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以細膩獨特的眼光來審視世界。雖然他涉世未深、缺少生活經驗,但是這反而成就了一種純淨、質樸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深度。正如書中所寫:“孩子天真的渴望,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世界”。雖然隻是“有時候”的理解與參悟,卻涉及到了人生、社會的多個領域。讓我更感到驚訝的是,他的態度是那麼從容、觀察是那麼深刻、文筆是那麼清新——於平凡中見真性情,他看到的世界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深深思索。
更可貴的是,小作者始終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麵對成長過程中曆經的挫折、麵對這世界種種令人不安的現狀、麵對自己的缺點、麵對自己的責任。我們常說今天的孩子缺少麵對和承擔的勇氣,但是在這本書裏,孩子將給我們一種正能量。他堅信直麵人生苦難的唯一方法是勇於挑戰,他以自己的樂觀豁達去迎接多姿多彩的生活。許多人,無論年齡大小、經曆多少,都習慣把自己的生活定義得非常複雜甚至非常壓抑。而他的心聲好像一股清新的空氣,一種久違的花香,一捧清涼的泉水,讓我們從這種複雜和壓抑當中解脫出來。
通過這本書,我們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當代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很多人眼中,“中學生”的形象還停留在背著重重的書包、帶著大大的眼鏡、麵對厚厚的考卷……其實時代在飛速發展、我們的教育方式在變革、孩子們在成長。他們的世界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他們的生活體驗並不是簡單的“學校——家”兩點一線,他們的感情很豐富,他們有自己的執著追求。
最後,我更希望這本書能給同齡的孩子們以啟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小作者通過讀書進而閱讀世界,通過寫作進而書寫人生。知識給予了他一雙發現的眼睛,使他敏感地捕捉到每個值得留住的瞬間;生活讓他學會珍惜、學會關愛、學會表達;懂得感恩,讓他深刻體會到了自己被愛包圍,體會到人生的責任。
願每個人、特別是每個中學生都能夠獲得這種“有時候”的感動,都能用自己的筆端描繪世界,都能用自己的語言吞吐人生,都能用所知所學滋潤心靈。
北京市一七一中學
校長:陳愛玉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