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對不起(1 / 1)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當然,其中有我們正確的地方。然而,當我們做錯了的時候,是不是該說一聲:對不起。”

——題記

學會了向別人道歉,意味著長大,意味著學會了為人處事的根本。道歉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而是在說錯話、辦錯事時請求他人諒解的一種真誠的行為。

以前,我也曾逃避,每次辦錯事總能找到別人的不足之處。但是,每次老師都會告訴我要想想自己哪裏錯了,不能總想著挑剃別人的錯誤。可惜,這樣貧瘠乏味的語言根本不會引起我的重視。

漸漸地,過了些時日,我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傷害到了他人?有沒有使我和朋友間的友誼出現裂縫?有沒有讓最愛我的人難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時候可能會覺得,道歉的話很難說出口,甚至到嘴邊時又活生生咽了回去。我覺得,它遠沒有想象的那麼難以啟齒,反而是真誠豁達的體現。

當自己向別人承認了錯誤之後,會感到心情無比暢快,以前出現裂痕的感情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緊密。同樣的,當別人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時最好不要等著別人主動來道歉,因為巨大的愧疚感已經使他有了壓力。不妨試試先將友好的手伸向他,將溫暖送給他人,之後的情誼一定會更加堅固、深厚。

所以,主動原諒別人的錯誤更是一種偉大的寬容。但是僅有一點,如果自己沒有錯誤時,就一定不能主動道歉,這不是寬容,而是對別人的錯誤的一種縱容。

對不起,三個普普通通的漢字,組合在一起蘊藏著巨大的力量。要為錯誤而低下頭,輕柔但不軟弱的說一句: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