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我們的家(1 / 1)

“家,是我們所有人最溫馨的避風港,是和親人們生活在一起的溫暖居所……我曾經也是這樣給家下定義的。”

——題記

以前,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人,他和她的妻子、孩子過著十分幸福、富裕的生活。隻可惜,上天一點也不眷顧這人世間少有的幸福,在一年之中奪走了他妻子孩子兩條性命。自此以後,他整天以淚洗麵、悲痛欲絕,隻好借酒消愁。一次,他喝得酩酊大醉,睡在街頭。兩個路過的警察見狀,想把他送回家。可他怎麼也不肯走,說:“那是我的房子,不是我的家。”顯然,在這位富人的眼中,家不能少了親人。這同樣也是很多人所讚同的觀點。

但是,畢竟人不能永生,有了親人的陪伴,也隻是極其短暫的一段時光。那麼,家在哪裏呢?沒有人會知道。“現在隻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隻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這是楊絳先生在失去了女兒和丈夫之後所作書《我們仨》的結尾。

自古以來,人人都要踏入的這條古驛道上,總是充滿著悲痛與傷懷。這世間人人都必須經曆兩件事——出生和死亡。這世間最能觸動人心的兩件事——相聚和離別。

我們的家在哪裏?什麼才是真正的家?我們心中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隱藏在那廣袤無垠的宇宙之中。同樣的,也藏匿於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