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昌在墨縣製藥廠留了三天,這三天除了和楊昌建、歐陽禦風討論如何建立這個實驗室外,主要時間是跟歐陽禦風和王韜一起,參與了改進現在發酵工藝後期的提取純化,提純過程主要是利用物理特性不同,比如不同溶液中溶解度的區別,分離相關物質,最後得到純化的紅黴素。
歐陽禦風是覺得反正有免費的勞動力,多一個人更好。徐子昌是想通過這幾天的提煉純化,看看歐陽禦風是如何設計過程的,結果發現,歐陽禦風設計的過程,思維相當縝密,對於獲取到合適的提取條件,實驗結果出來後,通過數據對比,基本可以判定了,沒有重複的過程,甚至自己沒有想到的方式,歐陽禦風也想了出來。這就愈發堅定了徐子昌的信心和看好新建實驗室的前景。
鑒於對歐陽禦風的信心,最終製藥廠和徐子昌都同意了歐陽禦風的提議。新建實驗室由歐陽禦風負責,掛靠在墨縣製藥廠下麵,但產權及運營獨立,這一點主要是歐陽禦風不希望以後出現糾紛。新實驗的紅黴素菌種選育的項目,跟徐子昌q大的實驗室合作,在這個項目裏雙方占比各50%,也就是如果有相關成果,產生的效益雙方可以平分,包括如果發表論文,署名權也是如此。針對紅黴素菌種選育這個項目,墨縣製藥廠在實驗室成立後可以先撥款10萬元,如果後期項目進展順利,還可以進行追加,並提供相關生產上的嚐試。但新菌種出來,墨縣製藥廠有權免費使用該菌種。
其實按楊昌建的想法,是希望多撥一些款,用於資助這個項目,畢竟歐陽禦風搞出的這個新工藝,產量大幅提升,關鍵是純度上經過提純改進又提升了5個點左右,達到85%,這個純度現在在國內基本是首屈一指了,產量的大幅提升帶來的計劃外銷量產生的效益,就遠遠高於撥款給實驗室的錢了。但超過這個錢,必須要打報告給縣裏,不用想楊昌建就知d縣裏現在都缺錢,肯定不會往外批錢。所以經過廠內領導班子討論後,就決定前期先撥付這麼多,後麵如果需要,項目又順利,到時候再追加。
其實即使在八十年代,要建一個完整的實驗室,10萬元扔進去也就打個水漂。光是分析儀器,比如光度分光計,這個都是要從國外才能買到,再比如微生物顯微鏡,國內現在產的一般是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有限,在極微分析中,達不到要求。
不過像這些高端儀器,q大有啊,完全可以借助徐子昌的資源在q大裏借用。所以最終決定將實驗室建在q大裏,在q大校園裏租一個住房,裝修成實驗室,先備起一些基本的實驗器具,像超淨工作台,滅菌鍋等等,將基本框架搭起來,能進行基本的實驗。
這段時間裏,sh譯文出版社已經審核過《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譯稿全稿,給出了極高評價,稿費已經彙了過來。歐陽禦風也將《追憶似水年華》這部200多萬字的巨著從腦海裏抄了出來,並郵寄到了sh,這是一本意識流小說的巔峰之作,影響巨大,能早一點麵世,也能讓國內的讀者早一點領略其風采。
白天基本都泡在藥廠裏,隻能晚上動筆,還要熬夜,以致好幾天早晨起來,哈欠連天。搞得楊昌建和王子晴很詫異,問是不是床不舒服,還是哪裏不習慣?歐陽禦風隻能推說剛換地方不太習慣,過兩天就好了。
不過一想到,等《追憶似水年華》的稿費到手,自己也將一舉進入萬元戶的行列,心中也是得意,加上藥廠要撥的10萬元籌建實驗室,雖然不是自己的私人財產,可做完這個項目,籌建起了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可屬於自己的啊,也是自己以後起步的基石,想想都激動。
……
歐陽禦風帶著楊楠走在q大的校園裏,q大校園裏有不少建築精美的西洋樓,充滿哥特式風格,鬥拱,塔樓,矩形長窗,拚貼的蘑菇石,渦卷紋裝飾,漫步其間,仿佛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曆史沉澱。
“歐陽哥哥,大學的校園好大啊,這些西洋樓也真漂亮,以後我上大學,一定要選校園比這裏還美的,嘻嘻……”林蔭下,石板路上,楊楠一臉認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