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2 / 2)

莫說心無所求安於現狀就不會苦,世間誰人敢說沒有自己惦掛的一株院外芭蕉。隻是,如果注定不可得,那麼或許不要太執著,心中苦悶就會釋然些。

穆陽溪塔村隻是山坳間一座小小的餘族村落村民祖祖輩輩過著晨起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山地再貧瘠,也做得衣避體,做得食果腹。真不濟,村民間互相幫襯下,日子也過得去。夏夜搬張竹床到院外納涼聊神怪,冬夜圍著火爐取暖話家常。這般恬淡的日子倒自在逍遙。如果說有撩撥人心的芭蕉葉,十幾裏外穆陽古鎮的繁華街市勉強算得上。但那兩三葉芭蕉也不過虛虛應個景罷了,若不可得,也不必介懷。

翻過兩座山,到了繁華的穆陽古鎮,商棧林立,人流不息。貧寒人家,有一方自己的茅草籬笆院落,高門貴族又有一方自己的籬笆高牆院落,在更廣闊的流光世界裏,院外撩撥人心的芭蕉何止三兩株。是故繁華小鎮的人心中苦反而更勝清貧的溪塔村。

4、

世間無論是人還是神,總會有心中執念。上心的事物越多,不忍不舍的就會越多,求而不得的也越多,心中積鬱的苦悶也就越深重。

求心無掛礙,本身就是心中掛礙。

從遠古說起,太初無極,天玄地黃,萬物不發。這方世界隻有先天孕育的元巫一族,周遭蠱惑鮮少,他們的會不會少些苦悶呢?

太初,世界隻是一團混沌之氣,這團氣便是最早的元氣——鴻蒙。鴻蒙之氣太暴戾,故而,.鴻蒙之中除孕育元巫一族外,再無其他。

可是,誰知道是不是因為太寂寥,盤古才決然一斧劈開鴻蒙,陽清元氣嫋嫋上升,陰濁元氣緩緩下沉,方始有天地歲月。盤祖以軀幹精血化作山川河流,才萌發了這個小小的精致的世界和以主人自居的人類。

元巫一族就成了上古神明。

清濁元氣分明,萬物吐納元氣,吸收日月精華,就有了各自的靈智和力量。依憑各自的靈智和對力量的渴求,便總結了各自修煉的道。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彼此心中總有各自割舍不下的掛念,所有修煉的道都殊途同歸,以證長生為目標。

不然,若心無掛礙,別無所求,又要長生何用?長生卻無所追求,漫長歲月該多寂寥?

5、

知足太難。天下萬類總不滿足於自身已經擁有,千方百計試圖從自身以外攫取更多好處。心中苦便由此而生。

須知,天下生靈自身蘊藏潛能無限。尋常螞蟻一舉可拖動等同自身一千七百倍重量物體,跳蚤一躍便是自身三百倍高度。往往大家都在向往他人成就,邯鄲學步追隨他人行進道路,終一事無成。

有幾人停下問自己:我擅長什麼,我的潛能如何發掘,我誌趣在哪裏?

當世武者境界分為:未濟境、即濟境、小過境、中孚境、大有境、同人境、明夷境和晉境,一境又分多階。凡俗的修武者,入門達到未濟境極易,所以才有錯覺自己在修武一路將一片坦途。可是多數人窮極一生隻不過止步於既濟境,與當世頂尖高手的明夷境、晉境之差距十萬八千裏。

及至老大了,才幡然醒悟,當初不該隨大流,或許以自身資質更適合修經世之法,更適合馭獸,更適合岐黃術等等。隻是悔之晚矣,人生無法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