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零二章 太子之位(1 / 2)

不少人以為這句話,心中隱約有了動搖,加上皇帝現在隻剩下龍澈這一個皇子,李家現在已經倒台,無力繼續在朝堂上說話。

若華容夫人不是前朝後人,那是不是龍澈就可以登上皇位了。

於是上早朝的時候,有人在皇帝的麵前提出了這麼一個疑問,也有人用反對態度,說龍澈一定就是前朝後人,雙方說法各不相同。

緊接著,京城裏麵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自稱是前朝太子妃娘家人的黎姓人士送來了前朝的寶藏。

這個消息一傳過來,很多人都想到了前段時間,京城裏鬧騰了一段時間的前朝寶物一事。

不少人心中嘀咕,難不成前段時間那前朝寶物一事全都是真的不成。

黎慶宇帶著已經挖出來的一部分寶藏來了京城,親自進宮見了皇帝,在文武百官麵前,黎慶宇點明了自己的身份,他是華容夫人的兄長,前朝太子妃的一個分枝的子孫。

當年前朝眼看著就要覆滅,太子妃娘家身在權利漩渦之中注定不能全身而退,於是選擇將其中兩個年幼的血脈送出去。

那兩個年幼血脈正是黎慶宇兄妹。

送走之前,黎家將自己家族百年的積累全都給了這兩個孩子,指望他們在外麵能生活的好一點。

後來前朝覆滅,前朝皇室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黎慶宇這個被送出去的黎家血脈一直隱藏在民間不敢出現。

萬萬沒有想到,黎慶宇的妹妹竟然會和皇帝遇見,並且和皇帝入宮了。

黎慶宇編撰出來的理由怎麼都覺得很奇怪,隱約讓人覺得有什麼漏洞,又覺得果然就是如此的感覺。

當場就有大臣直接質問,既然如此,黎慶宇為什麼這麼多年沒有出現,在立儲的這個關頭出現了。

黎慶宇的理由很簡單,以前皇後和李家把持朝政上下,他也不敢隨便出來礙了別人的眼睛。

萬一一個不小心,就被人直接扣上一個前朝的帽子在頭上,雖然他的確是前朝太子妃的娘家人。

皇帝膝下隻剩下龍澈一個皇子,叫皇帝將皇位傳給其他兄弟的兒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換成是誰都不願意。

這個關頭黎慶宇站了出來,說明了自己的身份,龍澈的確是和前朝有關係,但不是前朝皇室中人,而是前朝太子妃娘家人,這也算不上是前朝皇室血脈。

若真的要好好地算一算前朝的人,這朝堂上,大多數人都是前朝留下來的,他們嫌棄前朝的後人,不想看見前朝後人登上皇位,何嚐不是在看不上自己。

黎慶宇站了出來,龍澈直接被皇帝冊封為平王,鳳淩月則成為平王妃。

龍澈現在沒有太子名號,實際上太子之位已經注定是龍澈自己的。

主要顧忌一下前朝的那些大臣的心理,直接冊封龍澈為太子,朝中肯定會吵上一段時間。

皇帝的精力逐漸已經不行了,他不想再看見自己底下的臣子為了一些注定要發生的事吵起來。

他寧可用那種息事寧人的態度,將龍澈冊封為太子一事慢慢的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