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傳說(4)(1 / 3)

倉頡為鬼造完字後,被黃帝召回,彙報造字的情況。倉頡向黃帝彙報了他的所見所聞,說到那個積極宣傳黃帝主張、為民除害的人死得很慘的時候,黃帝說,“人”字就以這個人來定。倉頡說,我沒有看到這個人的麵孔,難以為其畫像定字。黃帝說,有他的兩條腿就夠了。這樣,“人”字就以這位宣傳文明、為民除害的英雄的兩條腿定了下來。

在這一傳說下,人們認為,開會商議大事、選代表、送禮都是由鬼所創。倉頡造字先造了“鬼”字,後造出“人”字,所以有了後來民間所說的人在生死關中先注死、後注生的說法。自從“人”打死了老虎,老虎也從此在陝北滅絕了。倉頡為鬼造字,拒收鬼的賄賂,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拒賄的聖人。因為倉頡的拒賄,鬼恐怕倉頡不給它們造字,顯得非常可憐,倉頡於心不忍才給它們造了字,“可憐鬼”一詞也由此而誕生。

我國曆史上的名人大都有廟,傳說人物也有自己的“廟食”,就連一些惡神,如“蚩尤”、“共工”都有廟,為什麼倉頡這樣偉大的聖人卻沒有廟呢?民間自有一番傳說。

相傳,盤古開天地以後,伏羲大帝派他的弟子倉頡來到人間造字,準備造幾個簡單的文字,可以用拚拆的方法進行組合,就能由一個字衍化成八個字,八個字可演變為十六個字,遵循一定規律進行演進,就可以越變越多,無窮盡地演變下去,這樣,人也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最後可以參透萬機,做大地的主人了。伏羲派倉頡造字的事被洪鈞老祖知道了,他恐怕人一旦學會了字,用字來推算世間萬物事理,就會變成人精,將來就會把天地搞得又到了混沌時期,因此,就派了他的弟子太上老君勸阻倉頡為人造字。太上老君對倉頡說:“人如果變得聰明了,良心就會變壞,聰明人一多,天下也就不太平了。”倉頡說:“我是奉大帝之命來教化人的,大帝要我教給人智慧,我怎麼能違抗天命呢?”他沒有聽太上老君的勸阻,來到人間造字、傳習、教化人。

太上老君勸阻倉頡沒有成功,就作法召來各路神靈和前世鬼魂,命他們到人間去嚇散那些跟著倉頡學字的人。這些神靈鬼魂領命後來到人間,跑到倉頡傳習教化地神哭鬼嚎起來,並且罵倉頡是害人精。倉頡被鬼神纏得實在沒辦法,就造了一個“陰陽太極八卦圖”,用來鎮壓鬼神。這一鎮,確將鬼神鎮住了,但倉頡卻犯了天條,他把八卦圖的天機給人泄漏了,伏羲大帝不得不把他召回天庭。為了八卦圖的事,倉頡被天庭處罰了,取消了他在人間享有“廟食”的權利,所以,從“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後來的許多名人,在人間都有祀廟,享受著人的祭祀,倉頡這樣一位人類文明的始祖卻被人們遺忘了,知道其他神的人很多,知道倉頡的人卻很少。

因為倉頡沒有完全將字教給人,隻教了一半,所以人們也隻學了一部分字,一個字最多可以變化出四個,也就是隻能發四個音;又因各地學字的程度不同,加上各地的方言不同,故同一個字的讀音各地有各地的讀法,派著不同的用場。

倉頡所泄漏的八卦神算沒有人知其奧妙,後來才被西岐的周文王學會了,所以他能知道上五百年和下五百年的事情,還能推算出人間萬事因果,推算出天地日月星辰的變化。之後,再沒有人知道八卦的全部玄機。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研習八卦,僅弄懂了其中三分奧妙,就能三分天下。到了明代,劉伯溫苦心鑽研,也隻識得其中四成之數,就幫助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一統的大明天下。八卦之妙,妙不可言,陰陽太極,玄機無窮,真正要弄懂八卦,談何容易。

扶蘇與秦始皇“焚書坑儒”

扶蘇是秦始皇的大兒子,曾經以“天下初定,六國百姓尚未歸順”以及當時的文化人“皆誦法孔子”、“恐天下不安”為由,多次諫阻秦始皇所實施的“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的治國謀略,因而觸怒了秦始皇,被責令到上郡(綏德)監蒙恬之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突然病危,立即詔書命扶蘇回鹹陽。詔書還未發出,秦始皇就死了。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為了保住個人權力,合謀矯詔,立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為太子,同時又偽造了秦始皇的詔書,指責扶蘇與蒙恬在上郡屯兵的十餘年間,“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又多次“上書直言誹謗”,以“為人子不孝”的罪名,逼迫扶蘇自殺。扶蘇接“詔”後,不辨真偽,遂於公元前210年自殺身亡。

從史籍所載這段秦史來看,扶蘇來到上郡的原因,一是反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政策,二是受到了趙高與李斯的排擠。另據《史記》所載,蒙恬在上郡擁兵三十餘萬,秦始皇恐其有變,所以派扶蘇以監其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陝北民間流傳的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卻是在扶蘇到達上郡以後發生的。

相傳,扶蘇來到上郡以後與蒙恬齊心合力治理地方,深受人們的擁護。這一消息傳到鹹陽以後,引起了秦始皇的關注,恐怕二人有變,就喬裝打扮成一個乞丐來上郡私訪。有一天,他來到距上郡城不遠的地方,正趕上一家人家娶媳婦。秦始皇又累又餓,想在這裏住下,一則討口飯吃,另則可以歇息一下,以了解扶蘇和蒙恬的情況,便來到事情上。吃完飯後與人聊天,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扶蘇與蒙恬的才能如何如何高,人品如何如何好,秦始皇也就稍有些放心了,便在這家人家住下,準備第二天到上郡城中進一步了解情況。

因為秦始皇裝扮的是一副乞丐樣,事情上人又多,不可能給他安排住所。天黑以後,秦始皇見一個豬圈已好久沒有用了,便抱了一抱柴草作鋪墊,用豬圈來擋風,躺在豬圈裏。

這家人家是一戶大戶人家,事情上也不乏一些文化人在裏麵。半夜時分,有人出來在院子裏撒尿,順便抬頭仰觀滿天星鬥。觀後感慨地說,紫微星遇難,黑煞神淩欺,幸虧還有財(柴)神救駕,稍微好一些,說完回去了。秦始皇聽見了,心想,豬就是黑煞神的依附體,自己躺在豬圈裏,正是黑煞淩犯。我又是當今皇帝,就是紫微星,這個人是怎麼知道的。過了一會,覺得不舒服,就在外麵撿了一塊磚頭墊在頭下當枕頭躺著。這時,又有人出來撒尿,也抬頭觀星說:紫微星遇難,黑煞神淩犯,財(柴)神救駕,頭枕磚頭以眠。說完回去了。秦始皇心想,剛才就有人說我遇難,現在又有人說我遇難,還說我頭枕磚頭,是不是有人發現我睡在豬圈裏?如果被人發現,會不會加害於我?所以,不敢在豬圈裏睡了,便在院子裏溜達。看見廚房窯裏燈亮著,門又開著,秦始皇受不了外麵的寒冷,想到廚房窯裏暖和暖和,就進了廚房窯。幾個廚師因炕頭太熱,睡不住,都擠在前炕裏,秦始皇進來後,廚師們就讓他睡在炕頭。炕確實太熱,秦始皇怎麼也睡不著,但總比在外麵受冷要好一些。這時又聽到外麵有人說,紫微星遇難,火神星君淩犯,頭枕胳膊肘睡覺。秦始皇此時正頭枕胳膊睡著,聽到此言後很驚奇,我走到哪裏都會有人知道,這還了得。天明後,秦始皇向人打聽昨夜觀星的都是些什麼人。人們說,都是些儒士,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過去未來都可以從天象上看出來。秦始皇問這地方這類人有多少,人們說,不少,大部分人家都有讀書人。秦始皇聽後很愕然,立即回鹹陽去了。

秦始皇回到鹹陽後立即下令“焚書坑儒”,他認為,這些文化人太厲害了,如果讓他們活在世上,讓書流傳於世,我的一舉一動豈不是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那我的江山又怎麼能傳萬世呢?所以下令將星相書籍都焚燒了,把一些有名的文化人活埋了,尤其是反對焚書的文化人是必須活埋之人。世事傳到秦始皇時期已經有了七經八書,用來指導國事、農事、民事,是非常重要的書籍,一些文化人冒著被秦始皇坑掉的危險,仍然私藏這些書。秦始皇死後,他們陸續將自己保存下來的經書拿出來,七湊八湊,隻湊得五經四書,將近一半的經書被燒掉了,所以,後世人對世事也隻能一知半解,不能全部看懂。

陝北民間的這一傳說顯然與史實不符,但可以說它是對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一個諷刺。後人又將秦始皇上郡之行的所遇附會給李自成,可見,民間對曆史人物有一種雷同的認識。

韓信

韓信是淮陰人,即今之江蘇江陰縣人。可是陝北民間卻流傳著大量有關韓信在陝北的傳說,並將其說成是綏德人。這一原因也不是無中生有的,是在一定曆史條件下產生的。今之子洲縣的“淮寧灣”就是由唐宋時期來這裏駐軍戍邊的江蘇人的駐軍地命名的,淮,即江蘇的簡稱,或是直接指淮陰、淮北等江蘇境內的“淮”地,“寧”即南京周邊的舊稱。這些人永久地住在這裏,將他們家鄉的事情代代相傳,久而久之,他們成了陝北人,所以他們老家的故事也成了他們現在家鄉的故事,再從淮寧灣流傳出來,傳播到陝北各地,原來屬於淮陰的故事,也就成了陝北的故事。比如,李自成在河南遇到太白金星點化的傳說,其實就是張良招韓信故事的翻版,人物不同,但內容雷同。

相傳,劉邦做了漢中王後一心想當皇帝,因人才缺乏,暫時將稱帝的念頭埋藏下來。謀士張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決定外出訪賢。

張良是城父人(屬今之安徽亳縣),他有足夠的謀略,又懂星相,還會看相,對天下觀察後,認為天下英才在東南方向。他從漢中出發一路來到彭城(今之徐州),擺攤算命,以此來招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