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媽媽房間裏走出來,雨寒就到廚房和奶奶忙活了。汪雨澤就在廚房裏看著祖孫倆忙前忙後。
奶奶依然首先給雨澤做了碗醪糟雞蛋。那米酒和紅糖混合的氣味,讓汪雨澤感覺格外香甜。
奶奶告訴他,這醪糟是用自家田裏產的酒米釀製的,雞蛋是在樹林裏常年捉蟲子吃的母雞產的,聽得汪雨澤心生美好,高興的說:“奶奶,真好呀,全是綠色食品。”
“嗯,你們走時,奶奶給你們逮幾隻雞,裝點土雞蛋,你回家時帶給你父母和爺爺。這不開親是兩家人,一開親了,就是一家人,咱們山裏鄉間的,也沒有什麼稀奇寶貝東西,給你們,隻有這幾樣,我琢磨著你們城裏人現在喜歡土生土長的土東西。正好我們這裏有。”奶奶開朗樂觀的說。
“那真好啊!先謝謝奶奶了。奶奶你想得真周到。我替爺爺和爸爸媽媽謝謝你們。”雨澤邊香甜吃著奶奶特意為他做的醪糟紅糖雞蛋,一邊高興得說。
“謝謝什麼喲。我們家算是高攀了。雨寒這孩子也算有福分之人了。小時候在家可沒少吃苦。有如今這樣的生活,奶奶感覺是三生有幸呀。”
“對了,奶奶,我這次來,主要是代表家裏,看奶奶和媽媽對我和雨寒結婚有什麼要求。我們入鄉隨俗,你們說怎樣辦就怎樣辦。”雨澤望著奶奶說。
“沒有什麼要求。奶奶隻希望你們在京城舉辦婚事後,再回家裏來,奶奶在這山村也給你們待一下客,像模像樣的舉辦一個山村婚禮。穆家現在畢竟隻有雨寒一個孩子,所以,奶奶也希望把她熱熱鬧鬧的嫁出去。”奶奶開明的說。
“這個行,等我們在北京辦了,我就和雨寒回來,等奶奶給我們舉行婚禮。”雨澤說。
“那感情好!雨澤,你們這些大城市長大的孩子,來這窮鄉僻壤的地方,還習慣嗎?”
“奶奶,這裏好呀!有山有水,有樹林、有竹林,簡直說天然氧吧。你看奶奶70多了,還這麼硬朗,就知道這是個好地方呀。”雨澤真誠地說。
“好會說話的孩子。雨寒交給你,奶奶也放心了。”
說話間,奶奶已經用熱水把熏的臘腸和臘肉洗好,放在柴灶鍋裏煮了起來。不一會兒,雨澤就聞到了山臘肉特有的香味。
這時,雨寒從北京回來的消息像長了翅膀般,許多人都知道了。這向農村正無什麼事情,那些大姑小爺,老的、少的,就像看西洋鏡般湧進了雨寒她們家平時冷清的院落。
穆奶奶見這麼多鄉裏鄉親的人過來玩,就把家裏的凳子,長的、短的、高的、矮的,都搬了出去,還是不夠坐。梅伯伯見此光景,把自己家的所有凳子也全部搬了出來,居然還是有人站著的。
奶奶經常說,客走旺家門,如今見這麼多鄉親來玩,不由樂嗬嗬的。她把自己家晾曬的葵花、南瓜籽、還有雨寒從北京帶回來的果脯和一些堅果,用盤子裝了滿滿幾大盤招呼著那些鄉鄰吃。
雨寒和雨澤也走了出來,熱情的和大家打招呼。小院裏頓時喧囂起來,異常的鬧熱。
夜幕漸漸降臨,鄉鄰也紛紛告別而去。穆奶奶做了滿滿一桌菜,她給雨寒說:“寒啊,你去再喊喊你梅伯伯一家過來吃晚飯。你沒有在家的這些年,虧得他們一家人幫襯。”
“好的!”穆雨寒應聲而去。
雖然今天梅伯伯走時,奶奶就告訴他今晚不要做飯,全家都到她們家來吃。但是,奶奶還是擔心梅伯伯一家太客氣,不肯過來。
穆雨寒剛跨進梅伯伯家門,喊了聲:“梅伯伯、梅嬸——”
梅伯伯一家就都走了出來,說:“哎,太客氣了。好吧,我們全家馬上就過來。你梅玲姐還在別處打麻將,我們就不等她了。走,走,走。”
梅伯伯催促著梅嬸子說。
“梅伯伯,你們先到我家坐著,我們在等一會兒梅玲姐,你們不過去,奶奶心中老是七上八下的,擔心你們不過來。”
“哎,你奶奶太客氣了。咱住在一起,幫個小忙算什麼呀。”
“梅伯伯,我還真感謝你,這些年,全靠你們幫襯著我家,不然,我在外也不安心。”
“孩子,你過得好就行。伯伯看見你懂事就開心。你梅玲姐在城裏打了幾年工,別的本事沒有學會,比吃、比穿、比玩、打麻將倒學會了。如今找了個人,我看八成也不是一個好好上班的人,你晚上看見她時,幫伯伯勸勸她。”
“好的,伯伯放心。想當年,我能去北京打工,也全靠梅玲姐呀。不然,偌大的京城,我那時年齡又小,又怎麼能安頓下來。這些我都記在心裏。這些恩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