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褪黑素對睡眠的影響(1 / 1)

褪黑素是一種激素,也稱褪黑激素,是影響睡眠生物鍾的次重要因素,因為它負責入睡並使人在睡著後恢複精力和體力。

褪黑素含量與白天接觸陽光的水平密切相關。當人體接觸高強度陽光時,體溫會上升而褪黑素含量會快速降低,人會感到清醒,精力旺盛,充滿活力。

人們在光照時間不夠的情況下,易造成體溫下降,褪黑素升高,使人感到困乏和嗜睡,或睡眠質量降低。

正常人睡眠的黃金時段一是在晚上11時至次日淩晨1時,直至清晨4時左右,二是中午11時至下午2時。

晚上10時左右褪黑激素開始分泌,至淩晨3時達到最高峰。中午時段出現小小的波動,會令人感到很想睡覺,頭腦昏昏沉沉、反應遲鈍、漫不經心、精神消沉。學習、思考、記憶及工作的成效都會事倍功半。

睡眠寶典

科學研究表明,開燈睡覺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這是因為夜間11時至淩晨是褪黑素(又稱鬆果體素)分泌的高峰,褪黑素具有消除疲勞、降低血壓、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而燈光恰恰抑製了褪黑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