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夢話,醫學上稱夢囈,是睡眠中的自言自語,清醒後本人很少能回憶。大多數人可能都有說夢話的體驗,也有不少人午睡時說夢話,表現為自言自語、嘟嘟囔囔、不由自主地說話,或言語支離破碎、內容含糊不清。有的人在睡眠時還有吹口哨、大聲唱歌、哭泣等表現。
根據心理學家分析,說夢話可能與精神緊張、身體不適或睡前過度興奮有關。經常說夢話多見於神經症及神經係統不穩定者。個別人說夢話可有家族遺傳因素影響,有時也會伴有其他睡眠障礙的症狀,如打鼾、睡驚症等。
偶爾說夢話並非病態,無需治療。若說夢話者同時合並有其他軀體或精神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睡眠寶典
大多數的研究者認為,夢產生於人的右腦,而右腦做夢時左腦則往往不知道。右腦負責夢境,左腦管理語言,兩側配合才會做夢或說夢話。
研究發現,右側大腦半球有血管障礙的人都沒有夢或很少做夢;刺激癲癇患者右腦時,患者說自己常常有夢一樣感受,而刺激左腦則沒有這種體驗。切斷患者左右大腦連接結構的胼胝體,患者不再做夢。
在做夢時右腦會把信息通過左右大腦之間的胼胝體輸送到左腦,所以會說夢話,甚至有時還說出做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