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麼,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對於青春的定義,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青春故事。
每一座城市每天都有無數人懷揣夢想來到這裏,又有無數人帶著失望離開這裏,每一個夜晚都有數不清的燈光亮起,也會有無數的燈光滅去。有人榮耀,就有人落魄,有人開心,就有人難過。當27歲的自己遇到17歲的自己青春又會被如何定義,又會如何看待曾經那個或順從或叛逆的自己。
錢鍾書曾說婚姻是圍城,裏麵的人想出去,外麵的人想進來。而誰又能說中國式高考下的青春自始至終不是一場圍城呢?擁有著青春的人總妄圖長大,衝破阻礙,喜歡裝成大人模樣喝著酒畫著妝,說一些老成的話講一些人生道理。失去了青春的人總想重新來過,彌補遺憾,一張張精致妝容下掩藏不住的哀傷,深夜酒杯的碰撞又碰碎了多少的少年幻想。
在這場青春中我們都有各自的角色。有的人始終遵從遊戲規則亦步亦趨的跟隨著固定的模式。有的人不屑於被拘泥試圖反抗想用特立獨行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在這場青春中,蘇涵曾經叛逆過,林白也曾經不顧一切的瘋狂過,內向害羞的韋薇然最後變成了爽朗大方的姑娘,冒冒失失的顧清最後也有成熟穩重的樣子。在這所普通的學校裏,有運動會的激情,有前後桌的打鬧,有解不開的數學題,也有考不完的試和永遠頭疼的分數,有懵懂的初戀,也有難過的失戀,有升旗儀式上的眼神曖昧,也有鼓起勇氣的大膽告白。
其實不管是蘇涵抑或林白,還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個角色,他們都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抑或就是你和我。
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下,在這段中國式的青春中,我們彷徨著,迷茫著,反抗著,也順從著。有過叛逆的瘋狂,有著年輕的迷茫,也有過對未來的緊張。我們一邊有著青春躁動的瘋狂,一邊又不得不為了高考沉心靜氣奮鬥。有那段友情的轟轟烈烈,也有那段早戀的兵荒馬克,有與家人之間的爭吵與陪伴,也有與老師之間的鼓勵和交心。
曾經也對著電視劇感歎撒了一碗狗血,直到真正遇到和經曆過才明白什麼叫人生如戲。藝術來源於生活,可人生往往比電視劇更加狗血,更加不可理喻。它不可理喻的為難著你,不可理喻的拋下一個又一個的選擇題。可沒有辦法,哭過後還是要擦擦眼淚麵對它,畢竟生活不是唱唱歌喊喊口號就能過去。我們總會長大,我們已經長大。
有人說,我們最後都會變成我們曾經最討厭的那種成年人。也許我們最終都會淪為這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人,也許當初的豪情壯誌也終於隨著一杯杯下肚的啤酒而消逝。也許多年後我們回想起來那段歲月會覺得可笑,可人總是在成長的,在生命沒有走到盡頭之前,你總會覺得昨天的自己很蠢。就像你看著曾經發過的朋友圈微博說說,總覺得又傻又矯情。可無論是非主流,瘋狂追星還是叛逆懵懂都是每個人必須經曆的過程,隻需感謝,無需後悔。
最後,還是要謝謝你,也在這錯亂百出的青春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