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劉雪琴初中畢業了。
盡管9歲時痛失“水晶鞋”,可劉雪琴對舞蹈的癡迷卻一點沒減。幾年來,她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舞蹈的基本功練習,下午放學回家也不出去玩耍,寫完作業就開始練舞,父母叫她吃飯也不肯,非得把舞蹈練完後才肯上飯桌。
由於把很多時間和精力花在練舞上,中考時,劉雪琴以幾分之差沒能考上高中,劉世德夫婦於是提出讓女兒早點工作。
“你外婆是清潔工人,爸爸和媽媽也是清潔工人,所以爸爸媽媽想讓你也做一名清潔工人……”一天晚上,劉世德對女兒這樣說。劉雪琴一愣,然後說:“好啊,我有更多時間可以跳舞了。”
一個月後,劉雪琴像爸爸媽媽一樣成為了環衛工人。
最初,劉雪琴對掃大街的工作雖然說不上喜歡,也不嫌棄。最重要的是,每天工作之餘,她有了更多時間用來練舞。那時候,劉雪琴每天早上4點鍾開始工作,直到下午6點才能下班,但中間有幾小時休息時間。這樣,劉雪琴每天便利用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練功,晚上回家後就一門心思用來排舞,她感到十分充實和愉快。
然而,一年多後,突然發生的一件小事卻徹底打破了劉雪琴心中的平靜。
“五一”節這天,因為剛剛在環衛局舉行的職工文藝演出中獲得舞蹈一等獎,劉雪琴心裏美滋滋的,她正在大街上一邊掃地一邊哼唱流行歌曲。
“雪琴,你怎麼在掃大街?我再過一年就要考大學了。”中午時分,幾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走過身邊,其中一人突然停下來對劉雪琴說。劉雪琴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初中同學。“她是誰呀,你怎麼和一個掃大街的認識?”等到幾個姑娘漸漸走遠,劉雪琴突然聽見有個女孩這樣問自己的同學,她第一次感到了無地自容。
劉雪琴不再像過去那樣坦然麵對自己的職業了,每天上班都要戴上一個大大的口罩和沿口很低的帽子,隻把一雙眼睛露在外麵……不過,下班後,劉雪依然像過去一樣堅持練舞,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劉雪琴的工資不到200元,她幾乎全部用來買了舞蹈書籍和錄像帶,卻很少像其他年輕女孩那樣給自己購買時裝和化妝品。
1993年,18歲的劉雪琴在家中辦起了一個舞蹈培訓班,可很多人都不相信她:“一個掃大街的也能教孩子跳舞?”
劉雪琴傷心極了,她問爸爸:“你不是一直對我說工作不分貴賤,但為什麼就因為我是掃大街的,人們就不相信我會跳舞?”
一個月後,劉雪琴終於招收到了第一個學生,後來又有五六個孩子來舞蹈班報名。
從此,劉雪琴就白天掃大街,晚上教學生跳舞,日久天長人們便送給她了一個“掃帚西施”的稱號。
後來,隨著教的學生越來越多,劉雪琴在青白江漸漸有了名氣,她和朋友組成了一個“小雨點”舞蹈組合,開始去娛樂場所演出。
然而,看見劉雪琴在外麵演出掙錢不少,各種難聽的話又接踵而至。不過,對於女兒的品行,劉世德夫婦都很放心,因為劉雪琴每次到外麵演出,鄧思玉都會陪她去。
一次,劉雪琴和夥伴應邀到一家夜總會演出,幾個男青年突然上來圍著她們動手動腳。劉雪琴被嚇壞了,但看見比自己還小的夥伴更是被嚇得瑟瑟發抖,她隻得鼓足勇氣大聲喝斥:“你們想幹什麼?我要報警了……”然而,劉雪琴的話並沒有震住對方。後來,在夜總會保安的護送下,她們躲到了後台,然後又從夜總會後門逃走……
這幾年,隻要參加青白江區的文藝演出和比賽,劉雪琴的舞蹈鐵定是第一名,大大小小的獎杯和獎牌擺滿了她的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