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區域經濟係統論(1 / 3)

內容提要:本文應用係統論思想對區域經濟進行研究,提出了區域經濟係統論,論述了區域經濟係統論的提出與目的、意義,區域經濟係統論研究的對象、任務、方法、內容和係統整體觀。

關鍵詞:區域經濟係統論對象方法任務內容整體觀

System Theory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applied system theory to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proposed the system theory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also discussed the purposes, meaning, objects, tasks, methods, contents and integral view of the system theory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System Theory, Object, Method, Task, Content, Integral View

1 區域經濟係統論的提出與目的意義

所謂係統論(System Theory)是研究係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係統論以係統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它研究係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和聯係,研究係統與更大係統(環境)之間的聯係,研究係統的共同特征,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尋求並確立適應於一切係統的原理、原則的數學模型,是具有邏輯和數學性質的一門新興的科學。區域經濟係統論作為一種用係統論研究區域經濟的理論與方法,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的全麵的進步、人類進入嶄新時代的曆史必然。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和研究,是建立在社會有機整體這一思想基礎上的。他指出“這種有機整體,恰恰就在於:所有的各種因素都從屬於社會或把它還缺少的器官從社會中創造出來。這樣,它就在曆史上發展為一個整體了。向整體的轉化構成了這種有機整體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發展中的一個環節”。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社會作為一個有機體進行係統研究,其科學價值在於闡明了支配著一定社會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滅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從而也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曆史觀的重大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辯證性、係統性和整體性的統一。今天,我們把區域經濟視為一個係統有機整體,用係統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區域經濟理論、區域資源配置與開發利用、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縣域經濟、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競爭與合作、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區域規劃、區域管理與區域經濟政策等問題,目的在於揭示區域經濟的內在聯係與外部環境關係的規律性。從整體上總攬全局,把握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在整體上運籌帷幄,進行合理生產布局和生產要素配置;在整體上協調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2 區域經濟係統論研究的對象、任務、方法

區域經濟係統論研究的對象是區域經濟係統。區域經濟係統就是在不同類型區域內形成的經濟係統,是地域生產綜合體或國民經濟綜合體。它涵蓋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即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文化、教育、科技、衛生、城鎮、金融、商業、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等,在國民經濟運行中有機地聯係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地域係統整體。在這個係統整體內有著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相互製約的關係。

區域經濟係統是由自然要素、環境要素、經濟要素、人文要素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也可以說是由自然子係統、環境子係統、經濟子係統、人文子係統共同組合形成了一個更大的係統——區域經濟係統。這個係統涵蓋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它在運行過程中與社會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發生有機聯係,與自然資源、自然條件、環境發生著有機聯係,與區域外(邊際之間、區域之間)也發生著有機聯係。也可以說該係統是一個集經濟、社會、生態為一體十分複雜巨大的開放性複合係統。為此應用係統論方法去研究區域經濟(對象)是科學、合理和行之有效的,也是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區域經濟係統論的任務,就是認識區域經濟係統的特點和規律,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些特點和規律去控製、管理、改造或創造一個更優的區域經濟係統,使它的存在與發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說,研究區域經濟係統的目的在於調整係統結構、協調各要素關係,使係統達到優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