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撬摁住肚皮鑽進的士。司機是一美麗的姑娘,問他去哪裏。
翁撬說,隨便。
姑娘嘻笑一聲,“你說什麼?”
“去城北吧。”
翁撬轉頭掃了一眼姑娘。姑娘大約20多歲,長得眉清目秀。翁撬心頭一震,我怎能下得了手。翁撬來這個城市一個多月,盤纏早用盡了,肚子二天沒進貨,蓄謀幾天決定從的士司機下手。
的士在街道上穿梭,翁撬的手心開始冒汗。姑娘朝他笑著說,“現在油價貴,司機日子難過,讀書、就醫、就業是老百姓的老大難問題……”翁撬似聽非聽,嗯嗯接應著。
車子突然嘎的停下。姑娘笑容可掬的說,“到了!”翁撬的手在褲袋裏摸了幾下,掏出來,臉一紅說,“對不起,我忘了帶錢。”姑娘一愣,然後就說,“不要緊,出門在外不容易,這瓶雪碧你帶上,記的下次見麵給錢。”翁撬捧著那個大瓶雪碧說,“姑娘留個電話給我,便於日後我付錢。”姑娘在白紙寫下號碼。翁撬捏著紙,紅著臉走了。
翁撬感覺自己不是幹那事的料,他捧著雪碧開始找活兒,每回碰壁或失敗,他會舉起雪碧抿上一口,心裏湧現一陣甜,那時她會想起那位姑娘。
二年後翁撬也開了一家店鋪。
五年後,翁撬成了在城市投資的一位老板。
成了老板的翁撬打電話給那司機姑娘,可電話是空號。當上總經理的翁撬很忙,但他一有空閑就去尋找,然而那姑娘蹤影全無。翁撬為了找到那姑娘,他沒給自己配備轎車,每天進出都打的,他想如果在的士中再次相逢那才是有緣。
一次翁撬接到電話,市長臨時決定到他公司參觀。翁撬在外麵,打的就往公司趕,突然前麵一輛的士撞在路邊的大樹上,來往的汽車沒有一輛願意停下來。翁撬叫司機快停。
司機說,“你不是說市長在你公司,耽擱不得嗎?”
翁撬說,“顧不得了。”
翁撬將那位出事司機送入醫院,醫生說,“你們送的太及時了,遲一分鍾,人就沒救了。”
那司機是女的,令翁撬無限興奮的是他一眼認出她是曾經給他雪碧的那位姑娘。
那姑娘出院那天,翁撬問她認不認識自己。“想不起來了。”姑娘說,“我隻知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不是我。”翁撬說,“救你的是你車內的那瓶雪碧,你撞上大樹時,雪碧在震蕩中跳了起來擋在你胸前,減少了對的你衝擊力。救你生命的應該是雪碧!”
[品評]
一瓶雪碧,一份溫馨的關愛,挽回一顆走向罪惡邊緣的靈魂。常備一瓶雪碧,在車的姑娘,給予陌生的翁撬一份甜絲絲的溫馨應該不是偶然。或許姑娘隻是為了給饑渴的旅人常備一份甘泉,或許姑娘是有意以德報怨,用善良去感化城市中為數不少的翁撬樣的罪惡。
“好人好報”、“救人者終救己”,這正是小說弘揚的主題。巧妙的結尾因一瓶雪碧的存在而水到渠成,姑娘終以善心得到善報;同時翁撬不顧個人得失,全力救助別人不願關注的撞樹的司機,也是姑娘善心、愛心傳遞的一種結果。這又可以看作是小說主題的一個升華,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馬二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