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攝影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如今,攝影不再是人們好奇的“西洋鏡”,而是百姓生活中的一種娛樂,在每一次閃光燈中記錄著生活,譜寫著生命。塘棲攝影協會成立一周年時間,會員們就取得累累碩果,攝影作品有50000多幅,獲獎作品100多幅,作品多次進行展示。2009年國慶節期間,會員們會同杭州餘杭運河綜保公司承辦的“塘棲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圖片展,受到省市區鎮四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人民群眾交口稱讚。當然,這些成就離不開大家對攝影的滿腔熱情和默默無聞的付出。
迎難而上的黃豔
塘棲攝影協會係南苑社區下屬的民間組織。社區主任黃豔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攝影愛好者。她工作之餘,把主要精力花在攝影上,用她的一句話說,是把美麗“剪”下來。
黃豔喜歡攝影是從一次偶然獲獎開始的。社區工作台賬,需要配一些照片,黃豔拍了一張《村民喜過立夏節》,在公開欄上展覽,受到居民的好評,特別是得到了攝影前輩曹人望先生的稱道。此照在區新青年喜看新農村攝影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這讓黃豔激動不已。她從小有一個夢想,當畫家。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黃豔的美術作品在學校、區裏屢屢獲獎。照片與美術在藝術規律上是相通的,具備一定美術修養的黃豔在攝影上有了一個良好的起點。
愛上攝影以後,黃豔總想為協會辦點事,2009年國慶節前,她與協會負責人正籌劃了一次“塘棲人拍塘棲”的攝影作品展。她得知國慶節推出塘棲五街開街重大活動的消息。她開始從塘棲發展變化的角度思考,準備把“塘棲人拍塘棲”改為“塘棲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的攝影作品展覽。她知道這裏麵困難重重,還是信心十足地去與餘杭運河綜保公司領導聯係,此時公司也派人找黃豔,雙方的想法不謀而合。
黃豔深知,關於塘棲的照片,現在的好找,出門便是。將來的問題也不大,依照規劃在電腦上製作。難就難在塘棲的老照片,協會同行都替她捏了一把汗,黃豔卻滿懷信心地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啊。
黃豔在居民傍晚散步的時候,她向一些老人打聽誰家有老照片?問了很多老人,大家都說,那時家人窮,肚皮吃不飽,那有錢去拍照片呀?後來從一位老太那裏得知,老王家裏有老照片。黃豔高興極了,跑進老王家一看,傻眼了。照片是有的,是一張全家福。難以反映老塘棲的麵貌,黃豔苦笑地搖頭。
黃豔找到的第一位有心人是葉國興,葉老今年70歲,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前供職於《中國經濟時報》,曾經拍過周恩來總理的照片。葉老無數次來塘棲采風,對古鎮塘棲懷有深厚的感情。他手頭保存了許多塘棲珍貴的老照片。他表示全力支持這次活動。黃豔也通過葉老,認識了老同誌勞乃文、餘國雋等人,勞乃文、餘國雋被黃豔熱愛家鄉的一片誠心感動了,把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拿了出來。
區長薑軍同誌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他曾多次來塘棲,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薑區長得知消息後,也熱心地為活動送來了四張珍貴的照片。
許多老照片裏的人,連他本人都認不出來了。黃豔的父親黃惠敏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沒有看出一張集體老照片中有他本人,是他弟黃惠勇發現的。黃惠敏眼睛濕濕說,時間真奇怪,會讓自己不認識自己了。
這次攝影展使塘棲開街活動顯得多姿多彩,讓人回想過去的困難,感恩今天的幸福、展望明天的美好。
要創作出優秀的攝影作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黃豔迎難而上,始終孜孜不倦的在創作上進行探索和前進。在尋找老照片的過程中,黃豔也付出了很多。喜歡挑戰困難的黃豔,定會收獲令人羨慕的成果!
名家風範的曹人望
淩晨5點,曹人望匆匆地擠上公交車。這是他第18趟幫會員趕杭州,購買相機。曹人望是塘棲攝影協會的掌門人。他的目光如鏡頭一樣,掃視來往人員,捕捉每一個有價值的場景。他認為攝影是瞬間的藝術。好鏡頭往往稍縱即逝。
曹人望,現年七十有四,走起路來健步如飛。曹老說,我身體這麼棒,要感謝攝影,是攝影讓我年輕,讓我全身充滿活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