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十三年,南軒帝國西北邊塞突起戰事,西夷帝國十萬草原大軍壓境。鎮國將軍沈明遠臨危受命,率兵奔赴邊塞。烽煙滾滾,血染青原。七月後,帝軍大捷,不日將凱旋而歸。帝心大悅,下旨犒賞全軍,隻待大軍回城。
大軍歸來前兩日,黎明破曉時分,國都盛京城外三十裏,一片寂靜中,忽有馬蹄踏地聲響起,遠遠一騎鐵騎疾馳而來,身後塵土飛揚。離得近了,響聲渾然,仔細一聽,竟有三種聲音混在一起。馬蹄踏地聲篤篤,呼吸聲沉重急促,胸腔震動聲轟鳴。
天色昏暗,隻有幾縷晨曦照在那人臉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隱約可見臉色蒼白,眼中赤紅一片,額邊青筋微微突起。
那人手中長鞭持續重重打在馬腚上,動作僵硬,掌中一片血肉模糊。汗水不停自他額頭落下,在深色輕甲上一層層暈染開來,變得更加暗沉、壓抑,一如他此刻焦急、沉重的心情。
快點,再快一點。
京中,鎮國將軍府內,下人們行走時腳步輕快,衣擺浮動飛揚,似乎眼角眉梢都籠著喜氣。夫人身邊的婢女玉秀帶著身後幾人,在庭院中來回穿梭,來來回回仔細清點核對。衣袖不停揚起落下,微風拂過,裙裾上銀白的雲水紋一閃,似她此刻的心情,激動、歡喜,為著夫人長久的等待相思,而歡喜難言。
新製應季長衫,各色玉冠,精致佩帶,深色長靴,除此之外,還有各類特效傷藥,一樣樣整齊疊摞。眼見一應用具準備妥當,玉秀微微一笑,走向後院。
撩開簾子進了裏屋,夫人薛氏正抬起頭來,屋外陽光穿過層層青瓦,照在她臉上,瑩白的麵孔暈開一層金光,精致的眉眼像籠在迷蒙的煙雲中,有種婉約細膩的明媚,下巴微微揚起,殷紅的唇微微開合,“可準備好了?將軍要回來了,上下都要打點好,多做些將軍愛吃的菜,不要出了差錯。”
玉秀見夫人滿眼的喜悅和溫柔,絲毫不敢怠慢,仔細念了一遍準備的飯菜單子,薛氏聽了,微微頜首,唇畔輕輕一勾,那一抹嫣紅似被挑染了一般,落在上方,從臉頰帶出兩團淺淺的雲霞,映在眼底便是兩道瑰麗的華光。
這一笑,眼中噙著幾分期待,幾分羞澀,竟似青春年華的少女一般,自有一股鮮活明媚的氣息。玉秀看在眼裏,心中感歎——當年的京城雙璧之一,這許多年過去,或許淡了聲名,然而依舊明豔動人,風采不減當年。
主仆二人正說著話,一團小小的身影從側麵跑過來,月白錦衣上流雲浮動,衣袖一揚,輕扯住薛氏的衣擺便向後走,邊走邊說道,“娘親,雲兒畫了一幅畫,想送給爹爹,你幫我看看好不好。”
那是個四五歲大的女童,肌膚瑩白如玉,眉眼精致,臉頰微微鼓起,自有一股嬌憨可愛,此刻正揚著眉,目光一轉,便是流光溢彩,隻覺無盡華光盡在她眼底。
薛氏見女兒白皙粉嫩的小臉上滿滿都是驕傲,俯下身輕撫了撫她的臉,“我們雲兒畫的,自然是好的。”說著牽起女兒柔嫩的小手,便走向桌案旁。
案上正攤著一幅畫,畫上三人各占一方,卻緊緊靠在一起。這畫色彩明麗,雖然技法稚嫩,線條簡單,然而隻看上一眼,便似有溫流拂過心間,隻覺天地之大,風雨雖盛,卻心中永安。
最左邊是個身姿偉岸的男子,肩背寬厚挺直,自有一股堅毅氣質,麵容卻生得英朗溫和。男子身側依偎著一個女子,那女子身量嬌小,微仰起頭,麵上神情溫柔,半側著臉看向男子背後。那男子背上還趴著一個女孩,微閉著眼睛,唇畔猶自帶著笑,睡得無比安穩、閑適。
薛氏望著這畫,指尖輕輕滑過那男子的臉龐,想起那人溫和俊逸的笑,忽然心中一酸一澀,一股暖流湧動而出,徑自漫進眼底,忍不住便紅了眼眶,卻怕嚇到女兒,硬是不肯讓淚掉下來。
雲兒心裏的父親是山一般巍峨堅凝的男子,寬厚的肩背永遠能替她遮風擋雨,隻要父親在,便可保她一世無憂。
這麼想著,薛氏終於還是忍不住落淚,將女兒緊緊摟在懷中。
雲兒,母親也想看你永遠歡喜,可你不會知道,我曾多少次擔憂害怕,屢屢自夢中驚醒。我的夫君,你的父親,他是優秀的將領,自熊熊戰火中守衛家國,免蒼生苦難,我為他驕傲。然而每每午夜夢回,望著空蕩的房間,摸著身側冰冷的被褥,我害怕,我恐懼,我不能控製自己不去想,如若有一天,他不在了,我們母女又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