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寫一點有關盂縣宗教方麵的文字,但是苦於時間的緊缺,苦於手頭資料的短缺,再加上對宗教知識的匱乏,一直不敢貿然動手。
大約在今年春上的時候,盂縣三晉文化研究會的師長們盛情相邀,要出一套有關盂縣曆史文化方麵的叢書。因為在此之前自己還沒有搞曆史文化方麵研究的經曆,雖然寫過一點盂縣曆史方麵的東西,也多是應景之作,隨性而為罷了,總體上感覺寫得不深不透不嚴謹。因為是一套十本的叢書,作者也多是盂縣資深的文化人,且被劃入“山西曆史文化叢書”,由我這樣不懂文化的門外漢來寫盂縣文化,倍感壓力。
接到“任務”後,我一直思索究竟寫什麼好。李晶明會長推薦我寫“盂縣十大曆史文化名片”,張建瑞先生推薦我寫一些有關王石和老先生或者是藏山文化方麵的東西,等等,我都覺得有些牽強,不合心思,加上其他事情,這件事也就一直拖了了下來。在盂縣三晉文化研究會的幾次研討會上,師長們都拿出了自己的寫作思路和作品初稿,唯有我還是兩手空空。
全國首屆仇猶文化研討會結束後,盂縣曆史文化叢書再次被盂縣三晉文化研究會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出版的事情開始進入了倒計時。於是我終於下定決心,來寫一些盂縣宗教方麵的文字,了卻自己很久以來的一樁心願。
我原計劃寫的是盂縣的宗教文化曆史,但是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突然意識到,盂縣的宗教文化源遠流長,而自己的宗教知識過於乏匱,以至於很難把握好寫作的角度和框架,在猶豫之間,幾經斟酌,最終選定了“宗教文化遺存”這個題目。從現有的遺存看宗教,一是可以規避許多宗教專業知識,二是有利於宣傳盂縣現有的文化遺存。通過對盂縣的宗教文化遺存的了解和探討,目的就是要把這本書寫成既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利於普及盂縣文化的小冊子。
通過簡單粗略的搜集整理、調研考察,在很短的時間內,倉促而就。本文以講述盂縣現存的佛、道兩教的文化遺存為重點,主要四部分內容:1.悠久燦爛的石窟雕鑿技藝;2.高超精良的宗教建築藝術;3.傳承有序的宗教民俗文化;4.盂縣宗教遺存的文化價值。本文所有依據來自於盂縣的四部舊縣誌、現存摩崖造像遺址、廟宇的碑碣石刻的記載以及本人思維考證等。百密難免一疏,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