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生鮮冷鏈的五大難題
警戒
作者:郭榮村
保鮮要求苛刻
生鮮產品儲存保鮮保質很難,由於目前國內很多冷庫建設落後達不到標準,因此選擇自建冷庫。目前,順豐優選在北京、嘉興和廣州建立了3個倉庫,溫控區間跨度達90℃,以滿足全品類食品的存儲要求。
順豐優選人士介紹說,以荔枝為例,在荔枝上線前,順豐速運對其做了1個多月的測試,發現荔枝的最佳保存溫度在5℃—15℃之間,並且運輸過程中的碰撞、擠壓容易引起腐爛。針對上述現象,順豐速運在荔枝包裝箱內增加了冷鏈運輸設備:冰袋用於降溫保鮮,泡沫箱用於隔離保溫,吸塑盒用於固定荔枝的位置,並防止荔枝與冰袋直接接觸而被凍傷。
此外,藍莓、草莓等鮮果類水果保存起來也不容易,順豐優選人士介紹,通過實驗,采用包裹兩層的方式來保存藍莓,包裝裏麵需要有通氣孔保證水果呼吸。此外,在成熟度方麵還需人工質檢,公司要求廠家送的藍莓不能熟透,而是相對成熟,既能保證一定的儲存時間,又能保證送到客戶手裏正好食用。挑選方式上,不能直接用手接觸水果,這容易損傷水果或讓水果不新鮮。
物流成本高昂
冷鏈生鮮產品的運輸成本比常規運輸要高,要做到價格更有競爭力,需要集中采購,但集中采購如果保存不好損耗更大,因此,高昂的成本也是冷鏈電商需要考量的問題。
對電商來說,生鮮商品的售後退換貨是目前最大的難題,“在購買生鮮商品後,消費者有可能不滿意生鮮的質量而退貨,這無疑會加重運營成本。”
由於冷鏈生鮮產品高成本問題,順豐優選在成立之初就定位做中高端的生鮮食品。
“布局於中高端,70%是中高端進口食品,這樣有利於保證食品安全,也有利於消費者為更優質的產品買單,走一些差異化路線。”
冷庫結構性不足
冷鏈上遊的冷庫結構性缺失是從業者繞不開的障礙。
“冷庫是稀缺資源,冷庫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遠遠得不到滿足,像我們這種冷庫屬於中型規模,那些大超市如麥德龍、廣百百貨都曾和我們洽談,希望合作。”廣州市漁人碼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羅誌榕表示。
羅誌榕認為,冷庫在冷鏈物流的多個環節中,尤其是中上遊的生產加工、儲藏、運輸等,都是起著核心作用的設備。
“如果沒有配套冷庫和冷藏車,白菜超過10個小時就會開始爛根,後果是很難想象的。”很多種植蔬菜的農業基地正是因為冷庫缺失,造成一哄而上的集中搶收,又因當地冷庫缺失,不能錯峰銷售避開競爭,出現菜賤傷農、果賤傷農的情況。
目前國內冷庫建設存在重視肉類冷庫、輕視果蔬冷庫,重視城市經營式冷庫、輕視產地加工冷庫建設的問題。
“最後一公裏”待解
“冷鏈是高利潤的產業,但如果像京東和阿裏巴巴那樣做B2C,則困難重重,比如‘最後一公裏’和逆向物流就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
金濤果蔬物流有限公司王文慶認為,“電商做冷鏈,一定要有線下的配合,除非在每個小區都有個實體店,這些生鮮食品不進入社區,就等於沒有解決最後一公裏的問題。”
經銷商到終端必須用冷藏車,確保冷鏈運輸,才能保證最終的產品質量,但是,由於冷藏車成本高,現在市場上許多經銷商用的還是普通車、麵包車。
“用冷藏車進行全程配送,必須保證電商的商品比菜市場更便宜,那就隻能采取集中采購模式,集中采購的量決定了價格和毛利率。”在食品安全要求很高的背景下,由於生鮮類產品保質期比較短,不能做到快速銷售,就可能出現虧損。
電商要做到解決最後一公裏問題,就必須解決在社區布點的問題。“現在電商做生鮮拚的是物流,拚的是在各個城市各個社區誰布置的點更多更快,但可以想象的是,每個城市大的社區都布點,這塊的資金投入將多麼龐大。”
行業標準缺失
在各路資本進入冷鏈電商領域跑馬圈地之時,冷鏈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也逐漸顯現。
“目前,冷鏈行業準入門檻比較低,經常看到敞篷車運送低溫產品,中途有些司機為了省電關掉冷藏設備,半路‘脫冷’等現象還是比較普遍。”京東生鮮配送負責人坦言,現有物流配送體係不完善,尤其是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較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