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王朝已有上百年曆史了,這百年來洛氏王朝越發壯大。從一個小小的國家發展成現在這個能跟沈氏王朝和端木王朝相抗衡的國家。這其中自然離不開個代皇帝的英明領導。但到了洛茗赫這一帶王室人丁單薄,隻有兩個皇子一個公主。後來大皇子又因意外落水淹死了,隻剩下二皇子。而這時皇帝又說出了去找散落在民間的三皇子。於是引起洛國的一片嘩然,皇帝居然還有一個兒子在民間。
話說洛氏王朝到了洛茗赫這一代人丁稀少是有原因的,洛茗赫年輕的時候微服私訪來到宣城,與當時宣城郊外的一棵樟樹下與第一花魁美女的苒歌一見鍾情。後來又被苒歌說的驚世才華所打動。於是便把苒歌帶回了京城,隱瞞了她的身份,因為他明白洛氏王朝的那些臣子們知道了以後肯定是不會同意他們在一起的。
然而,也正是從苒歌進宮後,洛茗赫便再也沒碰過他的那些嬪妃了。他深愛著苒歌,卻不知道也正是這份愛害了苒歌。嬪妃們嫉妒苒歌的得寵,想盡辦法的找她麻煩。後來也不知道怎麼的知道了苒歌是宣城第一花魁,於是大肆渲染,本身群臣對於皇帝為了她臨幸其他嬪妃已經很不滿了,誰知竟然還是個煙花女子。於是群臣死鑒。要求皇帝顧及洛氏王朝的身份,決不能跟一個煙花女子在一起。苒歌知道後,自己悄悄離開了洛茗赫,她不想他為難。她能跟他在一起一年已經夠了。那時的苒歌已經懷孕三個月了。其實她也有私心的,想著這輩子可能永遠都見不到他了,有的隻是通過孩子來思念他。
苒歌帶著自己曾經在旭欣樓裏攢下的錢離開皇宮,她沒有拿屬於那個皇宮裏的任何東西。因為要走也要走的清白,她並不是為了錢或者權而接近他。離開之後苒歌並沒有回宣城,隻是在宣城附近的勳城隱姓埋名的住了下。因為她清楚洛茗赫肯定會去宣城找她,所以選擇了離宣城很近的勳城。
苒歌在勳城的日子很艱難,當初在旭欣樓裏攢下的銀子大部分分給了院裏的姐妹們。自己並沒有留下多少,她又大著肚子,做不了什麼重事。能做的也就些繡工活計,做好了就叫隔壁的陳媽幫忙去賣。本身賣的銀子就不多,但不能每次都麻煩陳媽,所以她就從少的不能再少的銀子裏留點給陳媽。
隔壁的陳媽跟老伴一起生活,他們無兒無女,看著苒歌對他們又孝順,所以他們早把苒歌當自己的女兒一樣看了。每次去幫苒歌賣繡品賺的銀子總會給點給她。她知道若是不要苒歌的銀子,苒歌肯定不同意。於是她就將那些銀子攢起來。打算苒歌生孩子之後用。孕婦在生產過後總是會很虛弱,須得吃些補品補補。而這些銀子正好留著產後給苒歌買寫補品補補。
就這樣苒歌平安的在勳城誕下了一個男嬰。隻見那男嬰慢慢的長大,也越發的聰明。有時候表現出的感覺完全不似於一個小孩。但除了這點其他都還好。
苒歌跟洛兒就這樣平平靜靜的在這裏住了七年,這七年裏她過的很充實,她本以為可以這樣一直平靜下去。但到了茗赫十四年的時候,洛茗赫還是找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