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平地起風雲(2 / 3)

廣福道長道:“為師雖然沒有十分把握,不過依照現在的狀況來看,十有八九是驚嚇所致,魂飛體外。隻是為師不知道如今小姑娘的魂魄飄蕩在何處。等我開了法眼找到魂魄,憑借本派的縛魂鎖靈大法,自然能讓她魂歸體內。如今已過去三日,魂魄也不知道飄蕩到何處去了。”借此機會,廣福道長給徒弟們傳授起本派的縛魂鎖靈大法,以及招魂的法訣。三個徒弟默默的聽起師傅的傳授,不敢插嘴。隻希望一會能夠大開眼界。

馬車足走了一個時辰,才來到一個村莊,村中有幾十戶人家,村東頭第二家正是王木匠的家了。此時,已經有不少村中的男人們,女人們圍在王家的門前。村中多數都是姓高,乃是同族之人,隻有幾戶人家是外地搬來的。這王木匠乃是十年前逃難來到此處,因為有手木匠的手藝,在這裏討口飯吃,後來村裏的高七爺看他有些本事,人既勤快又老實,便把唯一的女兒嫁給他,招了他做了上門的女婿。十年過去了,本村的人早把他當做自家人。如今他的女兒王小燕遭此橫禍,大家豈有不關心之理。

有眼尖的人遠遠見到師徒四人,就喊道:“道長可來了,小燕這丫頭可有救了。”一群人立馬迎了上來,將他迎進屋裏。屋子不大,哪裏站的了許多人,不少的人站在屋外,伸長了脖子往裏看。

廣福道長進了裏屋,隻見一個年輕婦人坐在床前,正在嗚咽哭泣,聲音沙啞。旁邊一個男子上前輕輕拉她肩膀,道:“寶珍別哭了,道長來了,快讓道長看看丫頭病的如何了。”他便是婦人的丈夫王木匠了。年輕婦人慌忙站起身來,隻見她的眼睛已經哭得又紅又腫,看了廣福道長一眼,低頭就要拜倒:“道長,救救我女兒吧。她才九歲啊,還隻是個孩子。”

廣福道長連忙雙手把她攙扶起來道:“無需如此。”王木匠嫌她麻煩,將她拉到一邊道:“道長自然有分寸,你就別添亂了。”廣福道長這才看到床上躺著的小女孩,隻見她:一張秀氣的小臉上,如雪一樣白,看不到一絲紅潤的顏色。皮膚又像水一樣微微有點透明,裏麵的血管都隱約可見。伸手一摸她的額頭,五月份的天,額頭竟如冰一般冷。此時正是初夏之時,天氣炎熱,而小女孩的身子居然冷如冰塊,一顆顆細密的白毛水珠凝結在她的臉上,手上。若非探到小女孩還有微微的鼻息,廣福道長都以為這名叫小燕的小女孩已經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廣福道長長吸了一口冷氣,一時竟沉默無語起來:就算小女孩魂魄迷失,三天也斷不至病到如此地步,現在看來小女孩的性命隻怕危在旦夕了。當即從袖中掏出三張金色的符紙,沾了水分別貼在王小燕的額頭和肚臍腳底處,又輕聲念了一段明王咒。

念完之後,廣福道長問道:“我看這孩子不像隻是被嚇壞的樣子,不知當初掉到水中的時候,可發生了什麼怪事嗎?”

王木匠連忙道:“要說怪事,也是有的。我們村裏的孩子從小就在那河邊玩耍,遊泳都是會的,還從沒發生過有人被淹到的。那天有五六個孩子在河邊玩耍,聽孩子們說,忽然一個水浪衝了出來,小燕在岸邊就滑到水裏去了。村外的那條河又不是什麼大河,不知怎麼就會冒出那麼一股水浪。等到孩子們發現異常,把小燕救上來的時候,就已經昏迷不醒了。道長,你見多識廣,什麼怪事都見過,我女兒這是怎麼了?道長若是能救了我女兒的性命,再多的銀子,我砸鍋賣鐵也要孝敬你老人家。”

廣福道長道:“我既來了這裏,便不是隻為了賺你的銀子,人命當前,豈有不救的道理。救人之事,我必定盡全力。不過,依我之見,這件事可不僅僅隻是落水那麼簡單。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河裏定是出了一隻妖精水怪。是那水怪從河裏噴出了水柱,將你的女兒拉入了水中。至於是何妖怪,我就不得而知了。”

高家村隻是個偏僻的小村子,這些鄉野村夫哪裏見過妖怪,平日倒是跟孩子們講講深山裏修煉成妖怪的狐狸精變化成漂亮的姑娘,專騙那些好色的男人,然後吸幹他們的陽氣,挖出他們的心髒吃了,告誡孩子們長大了千萬別做大色狼。又或者是紅毛豺狗吃了過路的路人,然後變化成路人的模樣,再跑到過路人的家裏,把他們的家人也吃掉。故事裏的妖精隻是用來嚇唬小孩子的,今天居然要遇到真的妖精了,一個個嚇得麵麵相覷。

隻聽旁邊一個精壯的漢子道:“你這道人,又在胡說什麼妖魔鬼怪了。我活了幾十年,何曾見過一次你說的妖怪,不要在這裏嚇唬我們這些鄉下人。莫非是想多要些香火錢。”

廣福道長臉皮微紅,倒也不生氣,說道:“貧道知道村長你不信什麼妖魔鬼怪之說。聽說這位王兄弟已經請了幾位郎中瞧過了,這病卻依然絲毫不見起色,如今且聽聽我的法子,咱們死馬當作活馬醫,總比讓這女娃等死強的多吧?”那個漢子乃是高家村的村長高為信,此人少年時征兵當過兵士,在這鄉野之地也算是走南闖北見過世麵的。後來從兵營裏回來,大家認為他見識比一般人都高,便讓他接了老族長的位子當了新村長。

高為信早見過這廣福道長,隻因這廣福道長聽人說自己的兒子高大才有雙能看到死人鬼魂的眼睛,就跑到家裏來想要收大才做徒弟當道士。高為信豈能讓兒子跟這道士學那些裝神弄鬼糊弄人的玩意,他自己從未親眼見過鬼神,自然從不相信這些鬼神之說。至於兒子看到鬼魂,那隻是小孩子互相間說的瞎話豈能當真,還是將來讓兒子讀書考秀才光耀門楣,或是學到一門手藝才是正途。

高為信道:“好,我倒是要看看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