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讓敵者勝之也,下眾者上之也(1 / 1)

原文

彼君子知自損之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為損,故一伐而並失。由此論之,則不伐者伐之也,不爭者爭之也;讓敵者勝之也,下眾者上之也。君子誠能睹爭途之名險,獨乘高於玄路,則光暉煥而日新,德聲倫於古人矣。

——劉邵《人物誌·釋爭第十二》

譯文

那些成為君子的人,知道減少自己的所得而終究會獲得更多,所以他的功德與人相同而所得卻多於他人;成為小人者,不知道有意增加自的所得而終究會失去更多,所以當其居功自傲之時將一並失去一切所得。由此論之,則不居功自傲者實能得其功,不爭強好勝者實能獲其勝;對敵對者能禮讓,實則能勝敵對者;其心居於眾人之下者,實則能得眾人之擁戴。君子確實能看清爭奪之途實為險惡之途,獨記最高之處者可至於玄妙之道,則光輝燦爛而日益提升,品德聲譽可與古之聖賢相匹配比擬。

縱橫家智慧故事

《人物誌》是一部係統品鑒人物才性的縱橫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晉學術思想的重要參考書。《九征·釋爭第十二》論述的最後是“釋忿去爭,必荷榮福”,用今天的話來說,大有吃虧是福的意味。曆史上對敵對者忍讓而取得勝利的故事,最著名之一莫過於退避三舍了。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到了楚國,楚成王設宴款待重耳,並問道:“如果公子返回晉國,拿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回答說:“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晉國,一旦晉國和楚國交戰,雙方軍隊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讓晉軍退避九十裏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隻好左手拿著馬鞭和弓梢,右邊掛著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較量一番。”於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晉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複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紮的地方去。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後撤。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解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麵前答應過:要是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今天後撤,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麼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逼,那就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交手還不遲。”

晉軍一口氣後撤了九十裏,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布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後撤,想停止進攻。可是成得臣卻不答應,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戰書,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現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末隻好在戰場上比個高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