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幹部製度幾大弊端仍需改革(1 / 3)

幹部製度幾大弊端仍需改革

本刊關注

作者:劉玉瑛

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同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以下簡稱《講話》)的重要講話。時過32年,我們重溫這篇被世人稱之為“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的指導性文件”的講話,依然感到振聾發聵。

正是在這篇講話的指導、引領和推動下,作為政治體製改革重要組成部分的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開始破冰前行,並逐步走向了深入:打破了“神秘化和手工業方式”,一些具有民主元素的具體製度和做法在各地不斷湧現,如“擴大基層民主選舉範圍”、“公推直選”、“民意測驗”、“民主公開競聘”、“差額選舉”、“民主評議”、“任前公示”等等;實現了從“關門選拔”到“開門競選”、從“少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到“多數人在多數人中選人”、從“伯樂相馬”到“賽場選馬”的重大轉變;進入了由“局部改革”、“單項突破”到“全麵規劃”、“整體推進”的新階段。

各地不斷湧現的具有民主元素的具體製度和做法以及“重大轉變”、“新階段”,彰顯出我國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盡管我國的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照《講話》,聯係現實,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以至於現行的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還存在著積習流弊。不僅如此,在改革進程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矛盾新問題。不管是積習流弊也好,還是出現的新問題也罷,都是現行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的弊端。

這些弊端如果不能被有效地革除,會極大地抑製幹部隊伍的生機活力,極大地影響選人用人的公信度,極大地製約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的健康發展。而要革除這些弊端,必須找出弊端所在。這也是革除弊端的邏輯起點和前提。那麼,我國現行的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都存在著哪些弊端?我認為,撮其要者,有以下一些問題值得注意:

官僚主義產生的溫床和土壤沒有

徹底清除

鄧小平同誌在《講話》中指出:“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它的主要表現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好擺門麵,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陳規,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人,打擊報複,壓製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這無論在我們的內部事務中,或是在國際交往中,都已達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

事實上,這種“令人無法容忍”的官僚主義在當今也是廣泛地存在著,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什麼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是因為官僚主義產生的病根還沒有徹底清除。鄧小平同誌在《講話》中曾經對產生官僚主義的病根予以了揭示。他認為,其總病根是“我們的各級領導機關,都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這些事隻要有一定的規章,放在下麵,放在企業、事業、社會單位,讓他們真正按民主集中製自行處理,本來可以很好辦,但是統統拿到黨政領導機關、拿到中央部門來,就很難辦”。其另一個病根是,“我們的黨政機構以及各種企業、事業領導機構中,長期缺少嚴格的從上而下的行政法規和個人負責製,缺少對於每個機關乃至每個人的職責權限的嚴格明確的規定,以至事無大小,往往無章可循。”除此而外,“還有,幹部缺少正常的錄用、獎懲、退休、退職、淘汰辦法,反正工作好壞都是鐵飯碗,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這些情況,必然造成機構臃腫,層次多,副職多,閑職多,而機構臃腫又必然促成官僚主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