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維著的精神。

〔德〕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導言》

什麼是人的思維。它是個人的思維嗎?不是。但是,它僅僅作為無數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的個人思維而存在。

〔德〕恩格斯:《反杜林論》

人之異於動物就因為他有思維。

〔德〕黑格爾:《法哲學》

哲學就是思考的顯微鏡。

〔法〕雨果:《悲慘世界》

思維就是與自己交談。

〔法〕烏納穆諾:《人生的悲慘感》

知性不能直觀,感官不能思維,隻有當它們聯合起來時才能產生知識。

〔德〕康德:《純理性批判》

知識不在於對事物的感受中,卻在於對所感受而起的思維中。

〔古希臘〕柏拉圖:《泰阿泰德智術之師》

“如何”是從事物中取出來的,而“為何”則是從我們的智力中取出來的。

〔法〕狄德羅:《狄德羅哲學選集》

一切都歸結到從感覺回到思考,又從思考回到感覺。

〔法〕狄德羅:《狄德羅哲學選集》

純粹的經驗和思考間的關係,如同食物之對於消化。

〔德〕叔本華:《生存空虛說》

大腦的力量在於運動而不在於靜止。

〔英〕蒲柏:《人論》

大腦不能創造它所領悟的東西,就像眼睛不能創造玫瑰一樣。

〔美〕愛默生:《代表人物·柏拉圖·新讀物》

我們所有的概念,都是作用於我們感官的對象的反映。

〔法〕霍爾巴赫:《健全的思想》

為了揭示思想,形式是絕對必需的。然而無限的思想不能在絕對有限的形式中表現出來,因此,形式總在運動和變化,它們必須以它們的死亡去顯現那不朽。

〔印〕泰戈爾:《飛鳥集》

我的心靈向往著遼闊的大世界;我的又機又渴又好勝的靈魂要吞下一切。我的欲求是無邊無岸的;我要把大自然……擁抱到我的懷裏。

〔德〕費爾巴哈,引自《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

意識與思維的間隔是多麼近啊!

〔英〕蒲柏:《人論》

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

〔古希臘〕巴門尼德,引自《古希臘羅馬哲學》

思維的規律即是被意識到的存在規律。

〔俄〕赫爾岑:《赫爾岑文集》

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後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

〔德〕馬克思:《資本論》

思想的邏輯發展,是用自然發展與曆史發展的章句來進行的。

〔俄〕赫爾岑:《赫爾岑哲學著作選集》

思維的曆史是自然曆史的繼續。

〔俄〕赫爾岑:《赫爾岑文集》

終有一天我們可以用實驗的方法把思維“歸結”為腦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學的運動;但是難道這樣一來就把思維的本質包括無遺了嗎?

〔德〕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物質的運動形式》

世界上什麼工作最艱苦?思考問題。

〔美〕愛默生:《論文集第輯·論智力》

好奇是一切哲學的基礎,探索是哲學的進步,愚昧則是哲學的終結。

〔法〕蒙田:《隨筆集》

思考的啟示把人從奴隸解放成自由人。

〔美〕愛默生:《人生的行動》

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德〕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經驗和讀書一樣,不能替代思考。

〔德〕叔本華:《生存空虛說》

一旦你能說出自己思考的東西,而不是別人為你想好的東西,那就說明你正在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英〕詹·巴裏:《湯米和格裏澤爾》

凡是可思考的東西,也是可能的東西。

〔奧〕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

在觀念世界裏,完全像在物質世界裏一樣,不能“無中生有,憑空創造”……

〔俄〕門捷列夫

一個大腦孤獨地在奇異的思想海洋中航行。

〔英〕華茲華斯:《序曲》

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從感性開始,發展到知性,終止於理性。

〔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