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盧梭:《孤獨的散步者之夢想》
不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然與自然多少有一點同型(這就是說近似於自然),以便能夠在自然中存活。自然使人演化發展。
〔美〕馬斯洛:《一生的資本》
自然作出了英明的規劃,使我們的需要與我們的力量的增長成正比;然後它又規定了我們各種生活需要的數量,使它們總是稍稍越出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
〔法〕摩萊裏:《自然法典》
大自然充滿了一種使人心平氣和的美與力。
〔俄〕列夫·托爾斯泰:《一個地主的早晨》
大自然待人,如同待動物一樣:弱者毀滅,留下來的隻有強者。
〔法〕巴爾紮克:《巴爾紮克論文選》
在大自然中,沒有嫉妒,沒有爾虞爾詐,也沒有不誠實。
〔德〕貝多芬,引自《處在世紀交替的貝多芬》
美的東西是在自然中,而它以最多種多樣的現實形式呈現出來。
〔法〕庫爾貝:《給學生的公開信》
自然永遠靈光煥發,毫不差錯,它是唯一的、永恒普遍的光輝,萬物從它得到力量、生命和美,她是藝術的源泉、目的和檢驗的標準。
〔英〕蒲柏:《批評論》
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韻律關係。
〔印度〕泰戈爾,引自《泰戈爾評傳》
藝術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隸,也是自然的主人。
〔印度〕泰戈爾:《榕樹》
自然不造無用的事物。
〔希臘〕亞裏士多德:《政治學》
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圓周運動的;人為的事物則沿直線行進。自然的事物是圓形的;人為的事物則有棱有角。在雪地裏迷路的人,總是不由自主地兜著圓圈;城裏人的腳給矩形的街道和房屋地板限製得本性泯滅,總是促使他筆直地行走。
〔美〕歐·亨利:《使圈成方》
我們應該注意到,即使是在自然界發展進程中的偶然事件裏,也存在著魁力。例如,爐上烤著的麵包會不時在這兒、那兒爆開裂紋,盡管這些裂紋在烘焙時並沒有被人預料到,但它們卻也顯得恰到好處,而且能使人增進食欲。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自省錄》
文明的首要任務,即它實際的存在理由,就是幫助我們抵禦自然的侵襲。
〔奧〕弗洛伊德:《幻想的未來》
大自然是反映上帝的鏡子。
〔英〕e·楊:《夜思》
關於大自然,我們的想象決不會是不可信的。
〔古羅馬〕老普林尼:《博物誌》
自然界裏一切現象都服從定律,四季的來複,為風隨意帶走的微小粒子所經行的路徑,這一切和行星的軌道一樣,皆由自然界裏的定律所決定。
〔法〕拉普拉斯:《運動定律》
自然也追求對立的東西,它是從對立的東西產生和諧,而不是從相同的東西產生和諧。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古希臘羅馬哲學》
自然界是解決科學難題的最好的和最客觀的老師。
〔俄〕道庫恰耶夫
大自然是一位難以接近的女神。
〔德〕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
自然界是一切感性的力量、事物和存在物的總和。
〔德〕費爾巴哈:《費爾巴哈文集》
自然始創人類並不比始創它的其他產品更好些,在人還不能用自由的靈智自己行動時,它就替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