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鵬飛身上有蕭天南送給他的渡滅玄金筆,所以蕭天南略微感應一下後,立刻確定牧野鵬飛的確是在東籬城內。
蕭天南正準備去東籬城跟牧野鵬飛見麵時,雲天洛對蕭天南道:“主人,滄澥已經把和‘神魔天祭’有關的消息傳來了,您要現在看看嗎?”
蕭天南點點頭:“直接傳入我識海吧。”
“是。”
雲天洛意念一動,直接將所有和神魔天祭有關的內容,全部傳入到蕭天南的識海之中。
蕭天南飛速將相關的內容消化吸收,很快他便對神魔天祭,有了一個比較詳盡的了解。
要想弄清楚神魔天祭是怎麼回事,首先得先搞清楚,神皇的神祇法相,和一般的神祇法相有什麼區別。
神祇法相,又被簡稱為“神相”。
它是由修煉者,根據自己對大道的理解,以及自己在意識幻想中,神化後的一個形象。
例如蕭天南在凝練先天道體之前,神宮內一直有一尊地藏菩薩像。
那其實就是蕭天南的“神祇法相”。
如果是比較細心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大部分的神祇法相,外在形象都非常誇張,並且一定有它特殊的標識,讓人一眼就能認出它是誰。
例如觀音菩薩就一定是手持玉淨瓶,一副慈眉善目的白衣女性形象。
但事實上,根據《悲華經》的說法,觀世音是輪回聖王無淨念的太子,本體為男兒身。
而他的神祇法相之所以是手持玉淨瓶,慈眉善目的白衣女性形象,這就與觀音對自己大道的理解有關。
觀音所修煉的大道,是慈航普渡之道。
慈眉善目的白衣女性形象,明顯與他的大道更為契合。
至於觀音手中的玉淨瓶,要麼是他神念所化的具象物,要麼就是他的本命法寶。
說到這裏,也許有人就會開始疑惑了,為什麼“神祇法相”要有形象誇張,特征突出,易於記憶和辨認的特點?
這其實是和神祇法相的作用有關。
神祇法相,是用來展現給世人看的。
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收集世人的信仰之力,香火之力,功德之力,願力,甚至是業力。
很多經書典籍,喜歡將這些力量混為一談。
是因為它們都來自於眾生。
但事實上,這些力量完全是不同的。
信仰之力,是一種信任和敬仰的力量。
它來自信徒對於某種大道,某位神明的信任和敬仰。
這種力量是最為瘋狂和純粹的,神明隻需要一個念頭,便能將信徒的一切剝奪掉。
所以信仰之力非常難以產生,那種無條件的信任和敬仰,一般隻在相對較為極端的信徒之中產生。
並且信仰之力是會消散的。
當信徒懷疑神明傳播的大道奧義,或者是懷疑神明本身時,信徒與神明之間的聯係就會斷絕,信仰之力也就無從談起了。
香火之力,則是一種傳承的力量。
例如很多道教弟子,經常施展一門“請神上身”的神通,這就是因為道教弟子和道教神明之間,有香火之力相互串聯。
道教弟子修煉時,所得到的部分修為,都會被暗中被香火供奉的神明吸收。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作為回報,道教弟子在危急時刻,也可以請神明上身相助。
當然,他們請到自己身上的,隻是神明的一縷神識而已,並不是神明本體。
剩下的功德之力,願力,業力,相較而言要小眾很多。
簡單而言,功德之力,就是信奉某位神明的人,用神明的名義去做好事,然後讓得到幫助的人,對該神明產生認同感,從而產生的一股力量。
願力,則是信奉某位神明的生靈,以自身的某樣東西為代價,發下宏願,從神明處換取部分力量。
而在宏願完成之前,發下宏願的生靈,力量每增強一分,神明的力量也會跟著強大一分。
業力,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力量,並且它成分也很複雜。
例如有身業,口業,念業。
這一部分的力量如果展開來說,會顯得非常累贅,所以此處就不再詳解了。
上述所有的力量,都是通過神祇法相來接收,並且消化的。
等神祇法相將接收到的力量吸收煉化以後,修煉者本體才會將最精純的力量納為己有,用以提升個人修為。
其實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利用神祇法相傳播大道,收割信徒的這種修煉方式,本質上就是一種割韭菜的修煉模式。
它聚少成多,力量源源不斷,而自身又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成本。
所以很多有條件的修煉者,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來增強自己的修為。
但是在原界每個人都是修煉者,他們自己也能凝練神祇法相。
所以很顯然,利用神祇法相收割信徒的這種修煉方式,在原界是行不通的。
那麼原界九大神皇的神祇法相,又為何會如此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