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金利來之父:曾憲梓(4)(3 / 3)

在當時,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山寨廠東主能夠有幸結識大名鼎鼎的永安公司的工作人員本來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並且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更何況現在曾憲梓麵對的將是自己未來生意的潛力之所在——永安公司男裝部的部長,這可得小心應付啊!

在去澳門的船上,大家閑聊了一會兒,便開始打麻將,不喜歡這項娛樂的曾憲梓就在一旁給他們作服務工作。他又開始考慮他的領帶的中文名字了。

一邊想,他忍不住又在一張紙上畫了起來,而且還一邊念叨著。

他的入神一下子把另外幾位玩興正濃的朋友也吸引了過來。大家明白了原委之後,便開始討論來,討論去,群策群力,幫曾憲梓出主意。

這個情景是很有意思的。幾個人坐在船上無所事事,隻是嘴裏都不知道在忍叨著什麼,反反複複的,又是千變萬化的。

這時,一位朋友一邊發音一邊說“金利連”。

曾憲梓一聽,茅塞頓開茅塞頓開:原來心裏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忽然理解、領會。,馬上興奮地接口道:“有了,有了,就叫‘金利來’,你們看這個名字好不好?”

大家一聽,都十分高興,一致讚同,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好名字。

於是,後來成為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國際名牌“金利來”,就這樣產生了。

好心情的曾憲梓做東就更熱情了。吃飯、拍照、遊玩……一趟澳門旅行,賓主盡歡,而曾憲梓也從此和這幾位部長建立了友誼。

這一趟旅行,曾憲梓可謂滿載而歸了。

他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興高采烈地拿著他的“金利來”和“goldlion"’去注冊。曾憲梓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品牌了。

這幾位朋友雖然對他的事業是極為有幫助的,但曾憲梓和他們在最初的相互交往中,依然是不提他的生意。以至於在他們已經相交甚深時,這幾位朋友還不知道曾憲梓到底是做什麼生意的。

當曾憲梓告訴他們自己的生意是小本的手工製作領帶並自己推銷時,這幾位擁用進貨賣權的朋友馬上很熱心地說:

“我們公司也賣領帶呀,你拿一些樣品來給我們看一看,如果符合要求,我們就可以進你的貨,這樣豈不是很好嗎?”

當曾憲梓把他的“金利來”領帶擺在這幾位部長麵前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如此高質量的產品居然是香港人自己做出來的,而且還不是大型機械化操作的工廠的產品,隻是默默無聞的家庭手工業的生產者的傑作。從此,這幾位朋友對非常不一般的曾憲梓更是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說刮目相待。。

而“金利來”,這個蘊含著許多內容的牌子,就要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了,它將在不知不覺之間,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震驚著屬於它的世界,征服著屬於它的世界……

當初白手起家,從零開始,創業的艱難不言而喻,而如今要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突飛猛進的世界裏,守住並繼續發展金利來市值40億的江山,則更是難上加難。

而常年辛勞的曾憲梓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曾憲梓雖然深愛著他的三個兒子,但他對他們的管教從小就十分嚴格,而實際上,他教育的重心是放在人品上的。

他的三個兒子都經曆了獨立在外麵的世界裏去拚去闖的創業階段以後,回到金利來公司,然後又從頭開始,從掃地、產品生產,到包裝、送貨,一步一步地踏踏實實地走過來的。

然而,雖然曾憲梓殷切地希望兒子們能成功地接管他的事業,但他並不著意地想要把產業留給他們。

因為曾憲梓深知“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道理,他知道如果兒子們隻是靠他的產業的話,那麼他的兒子將永遠不會有出路,不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