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小蓋茨正聚精會神地坐在地板上讀書,他讀的書可不是一般兒童喜歡的連環畫,也不是童話的故事,而是《拿破侖傳記》。這讓瑪麗大吃一驚。
有一天,父親的朋友特納來做客,他是一位牧師,他聽說蓋茨讀了很多書,就想考考他。
“蓋茨,你讀過《聖經》嗎?”
“讀過。”小蓋茨用他特有的尖聲尖氣的聲音得意地回答。
“那你能給我背誦一段‘登山寶訓’嗎?”
“登山寶訓”是《聖經》中最冗長、最難懂的一段。有幾萬字的篇幅,沒有非凡超群的記憶力,是很難一字不漏背誦下來的。泰勒還沒有遇到過一位能夠背誦“登山寶訓”的人。
隻見小蓋茨坐在沙發上,搖著小腦袋,用他那悅耳的童音開始背誦: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就來到他跟前,他開口教訓他們說……”
聽著蓋茨朗朗有詞的背誦,特納驚呆了。
“他真是一個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我無法想像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具有這麼高的天賦,真是不可思議。”特納說。
在學校裏,小蓋茨更是超出了同齡人許多。他總是用最少的努力得最高的分數,老師和同學們都把他視為天才,因為小蓋茨是個左撇子,同學們就都叫他“左撇子神童”。
“左撇子神童”有著遠大的抱負和誌向,是他的同學們所不能理解的,有一次他對同學說:“與其做一株綠洲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禿丘中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而橡樹高大挺拔,昂首蒼穹。”
這一年,在距離西雅圖地麵600英尺高的太空大廈餐廳。
餐廳裏熱熱鬧鬧,幾十號人正在三五成群地議論著什麼。從人們充滿疑惑的表情上看,似乎大家都在焦灼地等待著什麼。
幾分鍾過去了,一切準備就緒。
這時,一個牧師打扮的人帶著小比爾·蓋茨走到了人群中間。老牧師慈祥而凝重,手裏攥著的小孩卻顯得神情慌張,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左顧右盼。
老牧師清了清嗓音,餐廳裏頓時沉寂下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老牧師的發言。
老牧師激動地說道:“今天,我特地在此設宴,款待我身邊這位年僅11歲的孩子,在我所看過的孩子中,他是最了不起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比爾·蓋茨……”。
所有在場的人頓時鼓起了熱烈的掌聲。交口不迭地稱讚這位靦腆的孩子。
這次晚宴是戴爾·特納牧師周年活動的一部分,這是一種用來招待所有那些每年接受他的挑戰並令他滿意的人的宴會。
1966年,沒有人比被稱為“特伊”的比爾·蓋茨表現得更出色。
這個美麗的夜晚記錄著一個傳統,其曆史可以追溯到戴爾。特納牧師在勞倫斯堪薩斯大學教書的日子。那時,每逢一個新的學年開始之日,他總要向學生發出挑戰,看有誰能背誦《馬太福音》的第六、七章。1958年,戴爾·特納退休離開了勞倫斯,回到西雅圖做了西雅圖大學街區大學會眾教堂的牧師。該教堂建於上世紀未,是城中最古老,最有名的教堂之一,它的對麵就是華盛頓大學。
蓋茨一家是教堂的常客,而比爾·蓋茨則是特納牧師堅信禮班的成員。這一星期的星期天早上做禮拜的時候,特納牧師像往常一樣又把這個一年一度的挑戰擺到了他的學生麵前——如果有人能將《馬太福音》(即大家所熟知的“登山寶訓”的那一部分)背出來,他將在太空大廈設宴款待,同時也是他對全體會眾提出的挑戰!
時至今天,特納還清晰地記得那天下午他坐在蓋茨家的起居室裏聽他背誦,這麼多年過去了,將納還不斷地向人們講起這令人難忘的一幕……
接下來的詢問更讓特納驚訝不已,他後來回憶道:“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竟能將這段話如此流利地背下來,而接下來我的提問證明了他對這段話竟有如此深透的理解,有些章節甚至比我理解得還要精妙。總之一句話,這個孩子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感到了他的超乎尋常……”
同年秋季,另外31名大學會眾教堂的信徒也結結巴巴地背出了那篇文章,於是,戴爾·特納牧師帶領著他的32名信徒登上了位於太空大廈頂層的旋轉餐廳,以兌現自己的諾言。
這次晚宴,令比爾·蓋茨飽覽了西雅圖的美景。極目四望,華盛頓大學矗立於東北麵,一旁的華盛頓湖畔就是他家所在的勞雷爾赫特住宅區。東麵是貝爾維尤和雷德蒙德郊區,仰臥於喀斯喀特山脈腳下,他是否知道,13年後這裏將巍然聳立起比爾·蓋茨的微軟帝國。
特納牧師經常這樣回憶比爾·蓋茨:“他是個不服輸的人,隻要是認定的事他就一定會成功。許多其他的孩子出於免費宴會的誘惑也進了教堂接受我的挑戰,然而,隻有比爾·蓋茨堅持到最後並勝利了。”
比爾·蓋茨不僅有超乎尋常的記憶力,而且在他的頭腦裏有許許多多獨特怪異的想法,他常常能夠在別人熟視無睹的地方玩出新的花樣來。比如一隻放在他房間的垃圾筒,經過比爾·蓋茨的擺弄就可成為他進行體育鍛煉的道具。經過反複訓練後,他能夠一下子跳出這種垃圾容器。難得的是,蓋茨的父母並不因為有人在房間裏跳來跳去弄得地板咚咚作響而生氣。相反,他們教導蓋茨要多動腦筋,多動手,要仔細觀察周圍看似平常的東西。蓋茨的父母對蓋茨的這種態度不啻為一種莫大的鼓勵,它極大的鞭策蓋茨一步步前進,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