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3)(3 / 3)

蓋茨立刻對西勝彥有了好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因為蓋茨一直沒有時間去日本,過了幾個月西勝彥來到了美國,一見麵,兩個人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一氣就談了足足8個小時,兩個人對計算機的發展前景各抒己見,他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個人計算機將像電視機、錄像機等電器一樣,逐漸進入每一個家庭,而計算機軟件的需求必將成為一股滾滾洪流。

於是,西勝彥成了微軟公司在日本的代理人。就是受微軟公司的委托,在日本進行全方位的宣傳、銷售等活動。

為了推銷微軟公司而做的電視廣告,西勝彥費盡了心思。不是難以製作,而是如何花最多的錢去製作。這大概是他特有的一種思路,就是喜歡花錢。

他想來想去,決定用100萬美元造一個電子恐龍,大小和真的一樣,看上去栩栩如生。

後來,西勝彥屢屢不聽蓋茨的勸阻,也不打算遵照微軟公司的路子走下去。微軟公司於是在日本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他們的關係也出現了難以彌合的危機。

比爾·蓋茨後來說:“西勝彥是我遇到的最像我的人,可是,他走過了頭。”

1980年7月21日,比爾·蓋茨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堅持第二天一定要會見他。他哪裏想得到,這個電話竟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這個客人就是ibm公司的代表,大名鼎鼎的薩姆斯。他這樣急迫地趕來,使比爾·蓋茨預感到有什麼大事要降臨。

ibm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公司。然而當radiosback、蘋果公司和commodore搶占了計算機市場,大發其財的時候,他們竟連設計和銷售自己低檔機的能力也沒有。1978年到1979年的時候,ibm的博卡拉頓和亞特蘭大實驗室的人,隻擺弄盡可能高級的機子,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家用計算機計劃,也做出了樣機,他們所差的隻有一步,那就是把機器成批量地投入生產,然後進行銷售。

但是,盡管ibm的程序員非常優秀,盡管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用於ibm的個人計算機應用程序的basic還是沒有搞出來,而市場上的basic早已價格飛漲,遠遠超過了微軟公司當時索要的全部費用。

ibm終於知道了,最好和最快的方式應該是與他人合作。於是,ibm決心放下架子,向小學生請教。他們找到了由幾個毛頭小夥組建的微軟公司。

比爾·蓋茨認識薩姆斯,他早就非常想與ibm打交道,但是ibm專門負責軟件的人傑克·薩姆斯曾告訴比爾·蓋茨:不要再期望什麼,也許會有ibm的消息,也許沒有。

現在,他們馬上就要會麵了。

會議於第二日上午10點召開,目的是最終確立ibm公司是否同微軟公司進行合作。兩個月來,兩家公司進行了多次前所未有的秘密會談。在人稱“藍色巨人”的ibm公司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家局外企業在開發其電腦上扮演過如此重要的角色。現在輪到蓋茨向ibm公司的官員們提交那份他們正翹首以待的谘詢報告。ibm公司計劃開發的個人電腦須在10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像微軟這麼一家小型計算機軟件公司能達到ibm公司的嚴格要求嗎?

蓋茨經曆了長達兩天的時間聽取來自ibm公司工作組提出的尖刻問題。薩姆斯沒有想到微軟公司已經有了40名雇員和一個很不錯的辦公室,他相信微軟公司能夠成功地為ibm搞出軟件,而且能夠按照ibm提出的日子交貨。

在整個會談中,比爾·蓋茨表現得熱情、坦誠、精明而又思想開闊,對ibm的內幕也很有興趣,所有的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了薩姆斯。於是,薩姆斯毅然決定和微軟公司合作。

對於微軟公司來說,這筆生意來得迅猛匆忙而又出乎意料。比爾·蓋茨對ibm的主動合作既感激又驚訝。這是最大的一個客戶,一個小小的軟件公司能夠同它做成生意,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看ibm,果然與眾不同,從管理到程序,從資金到背景,從對市場的控製到影響,沒有哪一樣叫不響,尤其是它的深謀遠慮。

合作項目是確定了,但有一件事還沒有做,那就是由ibm出資15000美元,由微軟公司做一個月的研究,為ibm的係統搞出一個軟件要求,定出精確的規格。事情定下來後,ibm第一次對微軟公司披露了自己計劃的全部技術上的細節。

日子一天天地逼近了,ibm的操作係統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到9月底,微軟公司就應該在博卡拉頓交出正式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