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逃兵(1 / 2)

翌日清晨,整個米家村沉醉在白濛濛的晨霧之中。

北麵山坡的後山上,山風清涼,鳥語花香,白色的晨霧之中,一道青色的身影躍騰不息。

正是豐瑞,槍法是軍中作戰最流行的趙氏十三槍,從豐瑞太爺爺開始,祖父和父親也都在軍隊中當過值,豐瑞遵從家訓,從小開始練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十多年來幾無間斷。

白茫茫的的大霧中,隱約一道人影和一根長槍翻飛不停,猶如猛虎下山,又似蛟龍出海。祖父在世的時候,一直誇讚豐瑞的槍法——細致入微,氣勢磅礴。

晌午時分,村東口來了一隊伍官兵人馬,約莫十來人,米家村地方偏僻,村上鮮有外地之人路過,突如其來的一隊官兵人馬,自然有不少村民站在門前觀看。

不一會官兵人馬就到北麵山腰,為首的一騎棗紅色高頭大馬,濃眉大眼闊鼻厚唇,頭帶鋼盔身係重甲,手持一把長矛,矛頭蛇形,腳踩一雙棕色踏雲履,旁邊的掌旗兵撐起一麵旗幟,上麵是一個‘沙’字,後麵跟著一溜兒十來個身穿竹甲的兵丁。

“沙校尉。”

“沙校尉,酒席已備好,各位官爺一起喝點酒水。”

豐瑞和米德盛迎上前,朝馬上軍官拱起手。

沙校尉騎在馬上一動不動,也不理會米德盛,居高臨下直盯著豐瑞,豐瑞迎麵向上看去。

刹那間!

倆道眼光的對碰,撞出無形火花,凝滯了周圍的空氣,一片鴉雀無聲。

半晌,沙校尉抬起頭看了下天色,伸出手掌一揮手。

“不準喝酒!用些米飯就進山。”

鏡州和下屬幾個郡都一樣,州郡各個級別都是沿襲軍隊編製,官員大部分是軍中將尉出身,數十年前開元國和大齊國那場惡戰之後,每個郡周圍的土地全部分封給了當時有功的將領,這數十年來雖然沒有打什麼大戰,不過即使有功也無地可封。

午後的太陽有些毒辣,一個二十餘人的隊伍在山間行走,火辣辣陽光曬在每個人身上,山風不時吹過,帶來陣陣清涼,亦不覺得熱。

大王山離米家村不過十餘裏,和周圍別的山不一樣,山路上青岩石較多且地勢險峻,路途坎坷難行,走了半個多時辰才到。

依靠著山巔旁的一處石壁,橫七豎八的建了不少木棚,木棚頂上堆了一層厚厚的稻草。山上風大,夏天也很涼快,如果不下大雨,這樣的稻草屋蓋冬暖夏涼,倒也是不錯。

沙校尉翻身躍下馬,手持長矛踱著寸步,並不靠近棚屋,隻是命令掌旗兵去喊話。

豐瑞徑直走進棚屋裏看了一會兒,出來後又圍著棚屋走了一圈,米德盛一直跟隨在身後。

木棚前站著一群衣衫襤褸的婦女小孩,驚恐的看著官兵和豐瑞等人。

不一會七八個成年男人過來,為首的中年男子身材高大,麵目粗獷,手持長矛身穿竹甲,眼角的皺紋突顯得有些滄桑。

沙校尉隻是看著來人,並不言語,掌旗兵見狀直接喝問:“你們是哪裏人?”

為首的男子拱起手:“回稟軍爺,小人名叫翁同仁,西峽郡翁家莊人,山上都是我們翁家莊的鄉親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