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突圍(1 / 1)

偉大的馬克思說過,事物發展的過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但李四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是在一個封閉的圓圈裏走來走去。

從進幼兒園,到念小學,到上中學,到讀大學,到參加工作,李四就一直呆在汝城,生活在梧桐樹的陰影裏,不能自拔。他覺得太窩囊了。

進幼兒園時,李四才5歲。他記得幼兒園裏栽滿了梧桐樹,濃蔭覆蓋,很少見到陽光,直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念小學時,李四印像最深的也是校園內那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樹,就像柵欄一樣擋住了他的視野。他很想去汝城外麵看看世界是什麼樣子。

上中學了,雖然學校位置變了,但裏麵也栽滿了梧桐樹,投下一地濃黑的陰影。

汝城裏似乎到處都是梧桐樹的影子。梧桐樹給李四留下了難以抹掉的心理陰影。上高三時,李四再也不想在汝城多呆下去了。他背著父母報考了外省的一所大學。然而他卻陰差陽錯地被汝城一所大學錄取了。李四走出汝城的願望落空了。他好失望!

李四上的大學是所師範專科學校,校園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但最多的還是梧桐樹。本想換個環境,換種活法,卻不料還得整日麵對那再熟悉不過的梧桐樹,李四倍感壓抑和無聊。

李四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學畢業,他再也忍不住了,發誓要離開汝城,分到汝城以外的任何一個城市或鄉鎮工作,甚至不惜下海打工。

但出乎意料的是,父母找遍門路,在汝城給李四找了份工作,在一所中學教書。更讓李四失望的是,他所執教的學校也栽滿了令人討厭的梧桐樹。李四還得繼續留在汝城,還得呆在梧桐樹的濃蔭中。身陷汝城的重圍中,李四感覺自己成了籠中的金絲雀,成了玻璃缸裏的金魚。

何時才能走出梧桐樹的陰影?何時才能突破汝城這個封閉的圓圈?李四度日如年,整天混日子過,差點沒悶死。

秋風吹來的時候,梧桐樹上落下一片又一片的黃葉,落到滿街都是,李四踩著落葉在街上漫無目標地走著。李四發現滿街的梧桐樹驚人地相似,滿街的行人也都似曾相識。在汝城,李四還有什麼不熟悉呢?太熟悉了!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樹挪死,人挪活。一定要走出汝城,去一個遙遠的地方,呼吸新鮮的空氣,接觸陌生的人!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一定要冒險一次!

機會終於姍姍來遲!這年李四學校分兩個下崗名額。同事們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下崗。而李四則喜出望外,第一個向學校申請下崗,去沿海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