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被人取笑的羅呆子(2 / 3)

眼看快開學了,華老祥還沒有湊夠兒子的學費,整天急得心急如火。他看到兒子並沒有追著要錢的樣子,反而不緊不慢,在前店照應顧客,華老祥的心裏才得到一絲安慰。而越是看到兒了這樣懂事,這樣善解人意,就越覺得對不起兒子,就越發堅定了要滿足兒子念書願望的信心。終於到了求借的地步,然而親戚鄰居們的日子也是相當緊巴,拿不出現錢來,實在是力所不及,隻能是愛莫能助。

到了啟程上學的前一天晚上,沒有湊夠學費的華老祥,無可奈何地將兒子叫到身邊,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想告訴兒子,因家境困難,無力支付學費,不能去上學了。沒等華老祥開口,華羅庚已經看出了父親的憂鬱和傷心,也知道自己的學費沒有著落。他看著父親蒼老的麵容和失神的眼色,沒容父親開口,就對父親說:“爹,您不用著急,咱們家生活這樣困難,我不忍心去花那麼多錢再去念書了。如今我也能成為您的幫手了,下學期我決定不去上海念書了,在家幫助您掙錢補貼家用。”父親看著兒子誠懇的樣子,他明明知道兒子求學上進的欲望,心裏更是難過,拍著兒子的肩膀,眼含熱淚,有氣無力地說:“好孩子,真是委屈你了,爹沒有能耐再供你念書,你能原諒爹嗎?”說著,幾滴老淚落在兒子的身上。華羅庚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含著眼淚點了點頭。

就這樣,一心一意想念書,學習成績又是非常好,正在求知興頭上的華羅庚,僅僅因為家裏拿不出50元的學費,不得不放棄還差一學期就畢業的機會,忍痛失學,留在家裏幫助父親經營“乾生泰”小店。

已經是金壇中學校長的王維克,聽到了這個消息,深為華羅庚惋惜。他特意來到華羅庚家,寬慰華老祥和華羅庚,並且鼓勵華羅庚堅持學習數學,還講了一些自學成才的道理和成功的先例,希望華羅庚要振作起來,發憤圖強,將來定有所成,而絕不能從此半途而廢。

華羅庚一向尊重王維克,非常聽王維克的話,總是把恩師的話當成聖旨。此時,華羅庚對數學的興趣已經非常強烈,已經有些入門了。他認為老師的話很對,茅塞頓開,露出了笑臉,真心誠意地感謝老師前來探望,下決心自學數學,一定學出個名堂來,決不辜負恩師的期望。王維克還帶來了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一本微積分,留給華羅庚學習,並且吩咐華羅庚以後要看什麼書,可以隨時到他那裏去取,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也可以隨時找他研究。

從此,華羅庚就在小店裏站櫃台,華老祥則騰出時間到外麵去跑棉花和生絲的買賣。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華老祥不僅輕鬆了許多,收入也略有增加。

白天,華羅庚在曲尺形的櫃台後麵,頭不抬眼不睜,手不離書本,全神貫注地看他的數學書,演算他的數學題。晚上,關了店門,吃過晚飯,他就點起油燈,放上飯桌,又繼續看書演題。當時家裏點的是油燈,是用小碟子盛上菜油,用棉布撚成一個棉線,浸在菜油裏,露出一個小頭,用火柴點燃,就會發出昏暗的光亮。為了節省菜油,華羅庚總是將燈芯撚得很細很細,因此光線非常微弱,勉強能看清書上的字。

華家的小店,平時生意清淡,難得有幾個顧客上門。華羅庚看書演題時間倒是挺充足。每逢年節,鄉下人要買點針線或香紙蠟燭,平素冷清的鋪麵才顯得有點生氣。有時華羅庚看入了迷,顧客來到櫃台前,他感覺不到,也聽不到。有時顧客喊了起來,華羅庚這才如夢方醒,愣愣地看著顧客,好半天才能緩過神來,木訥地問顧客要買什麼。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也沒有什麼熱情,匆匆機械地拿了貨物,收了錢,就又去看他的書了。還有的時候,華羅庚腦子裏滿是數學定理和數字,顧客要包煙,他順手把香遞給人家;有時顧客要買兩團線,他給人家拿了一團就又去看書了;有時給顧客拿了貨物就完事,竟忘了收錢,誠實的鄉裏鄉親總是大聲說:“給你錢!”華羅庚這才知道把錢放在錢匣子裏;有時顧客交上了整錢,他時常收下就完了,忘記給人家找零頭,必需顧客提醒,這才匆匆算了一下賬,把餘錢找給人家。長此以往,冷淡了顧客,影響了小店的生意。華老祥在後麵看得清楚,就耐心告訴小兒子要用心做生意,別再看那些沒用的“天書”。華羅庚嘴裏答應著,但是仍然不改他的老習慣。

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的晌午,一位老主顧走進店門,一麵抖落渾身的雪花,一麵問華羅庚:“那紅色絲絨線是多少錢一團?”全神貫注在數學題目之中的華羅庚,頭不抬,手不停,正在煙盒紙上演算一道難題,順口把題目的數字念了出來:“835729.”“多少錢?”“835729”。他仍然頭不抬,手不停。顧客露出驚奇的神色,難道是金線嗎?怎麼會賣得這麼貴了?坐在後麵的父親聽得仔細,看得明白,知道兒子又在發神經。急忙趕過來招呼,連連道歉。可是顧客已經扭頭走了出去。父親頓時火冒三丈,一把奪過書本來,劈頭一下,華羅庚才從數學中清醒過來,怯生生地望著父親。父親第一次向心愛的兒子發脾氣,因為這時節正是多賣點貨的好時機,怠慢了顧客,影響了賺錢,可不是一件小事。父親餘怒未消,大聲訓斥兒子:“不好好招待顧客,看那些‘天書’有什麼用?真是個呆子!”華羅庚不敢回一句話。他從沒有頂撞過父母,父母也從沒有大聲嗬斥過他。這次是父親實在忍不住了,才說了這一句。父親知道華羅庚是懂事的,也隻是說了這一句,過後就有些心疼起來。

一來二去,知道華羅庚一心一意看“天書”,站櫃台心不在焉的人們多了起來。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玄乎,有的甚至說華羅庚看書看傻了,還有的說華羅庚中了邪魔,更有的說華羅庚精神不正常。傳來傳去,人們就給華羅庚起了外號,叫做“羅呆子”。不久這個外號就在金壇鎮傳開來,人們開口閉口管他叫“羅呆子”,沒有人再稱呼他的大號“華羅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