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構建和諧社會共創美麗中國2(1 / 3)

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1世紀以來,我國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強社會管理,鞏固穩定的社會秩序,政府的服務以群眾滿意為落腳點,創新管理、強化服務,不斷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成效顯著,成果豐碩。

(一)服務型政府,服務人民

1.建設服務型政府

21世紀以來,我國的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這個決定強調:要增強政府的服務職能,一定要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實現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政府的決策建設要規範化,要增強透明度以及公眾的參與度。2004年2月,溫家寶總理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高級研究班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服務型政府”的概念。

2005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一次強調,要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就要創新行政管理體製。如何創新社會管理體製呢?這就要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係、提高效能、優化結構,把政府職能主要轉變到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上來,把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全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優質、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2.服務型政府的優越性

服務型政府就是為社會和公眾服務的政府,它是在社會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導下,以社會民主秩序為框架,賦予政府以服務者的角色,通過法定程序,以公民的意誌和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把公正執法作為其標誌、並承擔其責任的政府。總的來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領域的真實體現,它具有許多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我國的服務型政府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因為我國的社會是政治民主、以人為本、機會均等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人平等,在這個社會中人民當家做主,政府服務人民,人民擁護政府,這就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第二,我國的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公民通過正當的渠道,可以參與國家管理、選舉人大代表等。

第三,我國的服務型政府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是真正關心人民的需要、利益和願望。關注老百姓的生活,讓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心情舒暢是服務型政府的職責和目的。

第四,我國的服務型政府實行合理分權。這樣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合理控製政府的管理幅度,減輕財政負擔,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等。

(二)英雄模範的力量

在新中國的曆史上,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譜寫了中華民族曆史上壯麗的篇章,他們的行動是愛國主義的真實體現,他們的事跡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情懷,振奮了民族精神。

下麵就讓我們來重點了解一下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英雄模範——王進喜。

1.英雄楷模——王進喜

王進喜是我國石油工人的傑出典範,也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楷模,可以稱之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他在創造了極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值得學習的寶貴精神財富,他的鐵人精神值得每個中國人學習。

王進喜出生在貧困的家庭裏,從小就以討飯為生,10歲他就到環境艱苦的妖魔山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做礦工。到了1950年,他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鑽井工人,由於工作表現突出,能吃苦又肯幹,先後擔任司鑽和隊長等職務。1958年,在他的帶領下,鑽井隊創造了當時月鑽井尺度的全國最高紀錄。1960年3月,王進喜帶領鑽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和交通運輸條件比較落後,王進喜就組織職工用拉、扛的方法搬運鑽機,沒有打井用的水,他就組織職工用盆和桶到附近的水塘破冰取水……

一次井隊搬家時,王進喜的右腿被砸傷了,但是他不肯休息,拄著拐杖在現場堅持工作。在打井時,由於地層壓力太大,發生了井噴。麵對巨大的井噴,人們慌亂了,王進喜卻臨危不懼,扔掉拐杖,縱身跳到了泥漿池裏,用自己的身體來攪拌泥漿,終於製服了井噴。此事之後,王進喜多了一個稱號——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