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0、如意算盤(1 / 3)

坐在飛機上,蔣介石俯瞰大地,心裏不由得感到一種難言的悲涼。 想當年,率軍北伐,將士無不用命。 八年抗戰,麵對凶殘的日本鬼子,國軍將士也都是浴血奮戰。 可是自從剿共以來,將士離心離德,就連黃埔係的將領也有很多投了共,地方部隊更是各尋退路。 此時不知怎地,他想起了他的愛將杜聿明,可惜的是這位既對他忠心耿耿又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卻做了共產黨的俘虜。 現在,自己的手下也隻有胡宗南和宋希濂勉強能夠獨當一麵。 他不由得想起了三國的故事,想起了人們常常說起的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他的麵部表情看起來好像很平靜,其實他的心裏就像翻江倒海一般。 他又想起了盧漢,不管自己怎麼對待他,他還是聽自己的話的。 當年,要調滇軍到東北打仗,盧漢二話沒說,就把他的兩個軍調到東北戰場和共產黨作戰。 結果,60軍投奔了共產黨,93軍被解放軍消滅了,連盧漢的叔父盧浚泉也做了共產黨的俘虜。 盧漢雖然多次和自己較勁,但那都是為了爭一點權力而已。 除此之外,他並沒有什麼過火的舉動。 想想,爭名逐利這也都是一個官場中人正常的舉動,隻要他沒有做出反叛自己的事情,就是可以原諒的。 由此他又想到龍雲在香港宣布雲南起義的事,這件事應該是龍雲獨自行動,盧漢應該是不知情的。 如果盧漢與龍雲密謀反叛,他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時機呢?現在解放軍還遠在中南地區,他此時反叛不是自取滅亡嗎?盧漢會這麼傻嗎?他想來想去,心裏拿定了主意。

此時盧漢也正在召集部下商討應對之策,龍澤彙建議先下手為強,免得等國民政府下令向雲南進攻時弄得措手不及。 馬鍈不同意,他認為現在起義無異於以卵擊石。 三個保安旅遠不是中央軍的對手。 盧漢也讚同馬鍈的看法。 安恩浦說:“既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宣布起義,是不是先針對老主席的聲明再發表一個擁護國民政府的聲明?這樣或許能使中央放棄向我們進攻的打算。 ”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盧漢想了一會兒說:“可是如果我們此時發表這樣一個聲明,不是顯得心虛嗎?李宗仁不會相信,蔣介石更不會相信。 ”省府委員楊文清著急地說:“那怎麼辦呢?”盧漢無奈地說:“現在我們最好地辦法就是一動不動,靜觀其變。 因為現在的主動權不在我們手裏,我們一有舉動,反而會暴露出我們的弱點。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隻有聽天由命了。 ”

蔣介石一到重慶。 並沒有立刻著手處理雲南之事。 在整個西南地區,雲南無疑是西南地區的一個重要的棋子,但從全局來看,他更加看重的是四川。 因此,他在解決雲南問題之前,想先看看他的兩員大將胡宗南、宋希濂對西南戰局地看法。 所以,到了重慶之後,他立即召見擔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和擔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 蔣介石見到他們兩個人。 沒有客套,直截了當地說:“今天我來重慶,本來是為了雲南的事情來的,但是,我要你們來。 是想先聽聽你們對整個戰局的看法。 你們都是我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我想聽聽你們的真實想法,有什麼話,你們盡管說。 ” 胡宗南是蔣介石地得意門生。 畢業於黃埔一期,他是黃埔學生中的第一個軍長,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深得蔣介石的寵愛。 1947年3月4日被任命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3月13日指揮15個旅共14萬人進犯延安;3月19日令整編第1師第1旅進入延安空城,胡宗南組織作戰參謀捏造戰報。 大吹大擂“俘敵5萬”的“重大勝利”。 從此,胡宗南更加躊躇滿誌,目中無人。 可是,很快解放軍即展開反攻,1948年4月,解放軍又攻占了延安,到了1949年5月又解放了西安,把胡宗南這個“西北王”趕出了西北。 今天。 胡宗南雖然還是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兼第12編練司令部司令。 手下也還有第5兵團、第7兵團、第18兵團等13個軍40萬人,可是他已經被解放軍打得毫無鬥誌了。 見到蔣介石。 他也不像以前那樣誌得意滿、雄心勃勃的樣子。 他看了看宋希濂,宋希濂沒有說話。 雖然兩個人都是黃埔一期畢業,可是宋希濂地地位遠不如胡宗南,他現在隻是一個中將,而胡宗南早已經是上將了。 在蔣介石的眼裏,他也是遠不及胡宗南吃香。 所以,他看著胡宗南說:“壽山兄,還是你先說吧!”可是現在胡宗南的腦子裏被失敗的陰影籠罩著,他根本理不出一個頭緒來,所以他不得不又把球給踢了回去:“蔭國,我剛剛從西北撤出來,對西南地情況不如你了解得多,還是你先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