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10月10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殖民地部隊從天津開赴北京。在楊村,他們遇到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個哨所。美國兵的供應之全,讓連麵包都吃不上的澳大利亞士兵羨慕不已。後者馬上提出要購買美國兵的供應。美國士兵的要價竟然比悉尼、墨爾本等大城市的售價都低。澳大利亞士兵喜出望外,從美國哨所購買了大量東西。戰後歸國,記者采訪官兵對其他各國士兵的印象,美國士兵得到了“朋友”、“裝備優良”的評價。

途中,澳大利亞人遇到了一個掉隊的意大利士兵。他剛剛被中國人搶走了步槍。新南威爾士部隊隨行的4名孟加拉國士兵立即追入青紗帳,抓住了搶槍的幾個中國人。澳軍軍官讓他們扛了幾個小時沉重的馬克沁機槍(來華後英軍剛剛配發給澳軍的)以示懲罰,然後釋放了他們。當然,這群澳大利亞人也加入了搶劫者行列。不幸的是,京津大路沿線早就被洗劫一遍了。澳軍闖進村莊,希望搜尋到古董珍寶,結果除了鄉村廟宇裏供奉著的神像外沒有發現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失望的搶劫犯們隻好從一些人家的牆上摘些字畫當做戰利品。

澳軍進入北京後,發現“中國首都的悲慘生活直如人間地獄,大街上成千的野狗像狼一樣地啃咬著中國人的發臭的屍體,而夜晚則槍聲不斷”(《悉尼先驅晨報》刊登的一名新南威爾士部隊士兵的北京來信)。澳軍指揮所設在一所喇嘛廟裏,一天指揮所旁的一所民宅遭人縱火,火勢蔓延至喇嘛廟和附近的一家絲綢庫房。最後,澳軍抓住了縱火的中國人,竟然是被燒房子的主人。經過審訊,翻譯說被捕者是名義和團民,為了燒死澳軍事先將家小送走,然後焚燒自己的房子。次日早晨,5名澳洲士兵組成了行刑隊,槍決了這名義和團民。這是新南威爾士部隊在中國的第一次處決。此後,這支澳軍在北京多次槍決義和團成員。瓦德西到任後,對捕獲的義和團民改槍決為斬首,希望加大震懾力。澳軍覺得斬首太不人道,從此拒絕執行行刑任務。

來自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殖民地的澳軍留駐在天津,在1900年10月參與進攻河北保定府。

10月21日,八國聯軍抵達保定,中國守軍投降。維多利亞的澳軍負責被捕的仇外排外的“罪犯”。後來,德軍從澳軍手中接收了這批人,執行處決。德軍命令中國人挖好大坑,然後排成一行槍決,屍體就勢滾入挖好的坑中,然後掩埋。德軍在殺人中表現出來的冷酷和嚴謹讓澳軍驚訝。因為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德軍在華進行了殘酷的報複行動。11月7日,維多利亞部隊回到天津。本次保定作戰,這支澳軍“根本沒有見到敵人,更不要說與敵人作戰了,所見無非都是洗劫、縱火和處決”。

在天津,殖民機構都統衙門的統治也留下了許多值得一書的細節。1901年元旦,都統衙門到處張貼布告。內容是:“為出示曉諭事: 照得現聞有人假充本衙門之人或充練軍勒索錢文,準該民人等前來本衙門指名稟控,派兵查拿嚴辦。為此示仰諸色人等知悉。特示。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原本,各國官兵直接統治中國人,遭遇了中國特色的“潛規則”。比如有人向都統衙門告發有翻譯在天津彙豐銀行存入白銀一萬兩,是趁隨軍出征示威演習時訛詐的。都統衙門下令彙豐銀行在查清此款的合法主人之前禁止支付;又有人舉報一些歹徒趁社會動亂,在鄉村收取保護費用。都統衙門責成巡捕局逮捕了部分歹徒,並進行審判;後來都統衙門發現的漢奸或者歹徒的敲詐勒索事件,都責成巡捕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