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軒轅黃帝(節選)(1 / 3)

劉海法

導讀:

這是一部描寫中華人文先祖軒轅黃帝發奮立誌,擊敗蚩尤,奠定華夏一統基業的小說。作品既描寫了軒轅黃帝的生活和愛情,又概述了軒轅黃帝的豐功偉績,刻畫了一批使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形象。

節選內容表現軒轅與蚩尤在十幾年的對陣中,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階段。蚩尤無道,頻發戰爭,弄得民不聊生、啼饑號寒,而軒轅和他的文臣武將,愛民如子,為懲治無道,以仁義之師所向披靡,斬關奪隘,靈活機智地在渭水之濱、黃河沿岸、潼關秦川腹地與敵周旋,使人民安居樂業,令後世敬仰。讀來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第二十六回

圍襄城哀湯害良民 攻襄野常先殲敵兵

盧飛被押下去之後,軒轅從內室出來,笑道:“看來蚩尤還算識得陣圖,他小看你,就會放鬆對我們的警惕。要不怎麼將戍守涿鹿的精兵調出,去進犯襄城、秦川。”

“這也許是蚩尤輕易調出精兵的原因。”風後緊鎖眉頭,不安地分析道:“蚩尤賊兵性情暴戾,殘酷無情,襄城已被圍二十多日,倘若城破,後果將不堪設想。”

軒轅猛地擊了一下案子,憤怒地說:“那就給他來個鐵壁合圍,讓他有去無回。”

“陛下安好!”

聽到聲音,二人轉過身,見是力牧,正欲開口,力牧又大聲說道:“俺已將黃河附近的敵人全部消滅。”

軒轅招呼他進來,高興地說:“快去洗去臉上的灰塵,將有重任交與你。”

力牧洗了一下臉,就迫不及待地問道:“不知是何重任?”

“救援秦川。”風後直截了當地說,“你帶騎兵五千,步兵三萬,突破潼關,殲滅蚩木拿所率之敵。然後,直接渡過黃河向東推進,屆時,我們將於黃河北岸會師。在此用過午飯後,你便可出征。”

力牧聽罷,不顧軒轅、風後的再三挽留,奔出門外,騎馬而去。

中午時分,常先率領的10萬人馬已逼近賈魯河,潰逃的敵人紛紛跳入河中,向對岸遊去,一部分不會遊泳者溺水而死。當他們登上岸時,早已在此等候的大梁、大陳部落民眾,手持棍棒、石斧迅猛衝來。常先率兵渡過河去,將潰散之敵消滅。他隨後撥出兩萬人馬與大梁、大陳部落民眾一道向東掃去,然後率部返回。

軒轅丘城內,由於蚩木拿破城時對百姓進行了屠殺,保住性命者已是寥寥無幾。十幾年來,百姓們受盡了蚩尤兵的殘酷壓榨,終日過著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日子。夜間聽到震天的殺聲,驚嚇得縮成一團,不敢動彈,直到下午才敢開門窺探。見是軒轅軍歸來,便興奮地跑出來在街道上歡呼。軒轅看著百姓們瘦弱的身子和欣喜若狂的神情,心中一陣酸痛,隨即傳令分給其衣帛黍糧。他和風後行走到拐角處,一個袒露著上身的男子站在麵前擋住了去路,問道:“可是軒轅兄長?”

見其胸骨凸起,長發達肩,麵頰塌陷,兩眼直視著自己,軒轅覺得有點麵熟,又一時想不起來,正要答話,男子道:“我是仲康。”

軒轅聞言,即上前握住他的手,愛憐地說:“原來是仲康兄,昔日咱常在一起玩耍,今日相見你怎麼顯得如此蒼老?”

仲康心裏一酸,眼內滾出一行熱淚,痛心地說:“蚩尤賊兵破城時,因老母有病在床,未來得及跑出,一直被賊兵看管。在此做了十幾年的徭役……”

軒轅歎息了一聲,問道:“家中還有何人?”

“老母早已去世,至今仍是光棍一條。”

“不要難過,”軒轅安慰道,“等消滅了蚩尤,我一定幫你成家,以享天倫之樂。”

“那就讓我跟你去打蚩尤吧!我要為死去的鄉親報仇雪恨。”仲康要求道。

“我實在可憐你這虛弱的身子。”軒轅望了一眼圍過來的一群百姓,說道:“這樣吧,你暫時在這裏負責料理父老鄉親們的生活事宜,等身體恢複後再說。”

“那我就聽從你的安排。”仲康感激地說。

這時,一位侍衛快步走來稟報:“常先大將已返回,現在舊居等候。”

軒轅便帶著仲康與風後一起回到舊居,見常先在樹陰下站著,忙招呼道:“常伯!快到屋內歇息。”

常先到了屋內,馬上彙報了東線的殲敵情況。軒轅聽後興奮地說:“真是大快人心!隻要民眾們都行動起來,蚩尤賊寇就無立足之地。不過還要防範大梁、大陳部落東麵敵人的攻擊。”

“我從賈魯河返回時,已調撥兩萬人馬,與大梁、大陳部落民眾一道向東挺進。看來情緒異常高漲的民眾,並不亞於正式兵士。”常先開心地說。

“按照總體部署,力牧已帶領人馬奔赴秦川。”軒轅搬過凳子讓常先坐下,又接著說道:“你部人馬休整後,要向南出擊,消滅盤踞在襄城郊野的敵人。”

風後叮囑道:“哀湯詭計多端,陰險狡猾,按所獲情報,他所率之兵布置在襄城四周,估計其他地方也會布有重兵。你可先抽出一部分兵力對其包抄,留下部分兵力作為機動。”

常先急忙站起來,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不慌,用過晚飯再走不遲。”軒轅正說著,侍衛已將飯菜端到了桌上。常先看推辭不過,隻得在此吃了晚飯。

次日傍晚,常先率領的8萬人馬已趕至距襄城20裏處的王洛、潁橋一帶。由於探得前方不遠處有敵人活動,常先便調出4萬人馬,分兩路從左右對敵人實施包抄,讓剩餘人馬就地待命。同時,又挑選20名兵士讓蒼勳帶隊到前方偵察敵情。

常先看天色還未黑下來,便帶著200名兵士進入王洛村內,想找百姓了解一下情況。兵士們找遍了整個村子卻不見人影,最後在村西頭的一片墳頭處找到了一位年過六旬的老漢。兵士們不管怎麼詢問,他總是不吭一聲,常先便上前勸說老漢。老漢看常先說話和氣,待人親熱,覺得不像壞人,忙喊回藏在附近麥垛裏的一家人。老漢唉聲歎氣地說道:“前段日子,蚩尤兵進了村子,既搶糧食,又抓人,鄉親們都跑了出去。我們一家人雖說沒跑遠,但終日東躲西藏。剛才,大兒子從村北頭跑回家,說過來了好多兵,我們一家人才躲到了這裏。”

常先安慰他說:“您不要怕,我們是專門為打蚩尤兵而來,因不清楚前麵敵人的情況,才在此停了下來。”

老漢睜大眼睛,說道:“你們是軒轅的隊伍?”

常先答道:“正是。”

老漢忙上前一步,握住常先的手,高興地說:“是我們弄錯了,自己嚇自己。前幾日,二兒子讓人捎回了口信,說他逃到了黃帝宮,參加了軒轅的隊伍。”

“你的兒子叫什麼名字?”常先問。

“叫大田。”

一名侍衛接著說:“將軍!派出去到前麵偵察的士兵中,有個叫大田的,聽說他是當地人。”

“那太好了。”常先笑著對老漢說,“老叔,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興許你的兒子就在咱隊伍裏。”

“走!快到家裏喝口茶。”老漢說著便拉著常先往家裏走。

老漢將常先領到家裏,忙讓兒媳燒水做飯,自己便和常先扯起了家常。常先詢問道:“這附近住的有沒有蚩尤兵?”

老漢說:“這裏沒有,都在襄城那邊。不過,前麵五六裏地遠,住有幾百個蚩尤兵,那裏還堆放了不少糧草。”

這時,侍衛過來稟道:“將軍!偵察人員已經返回。”

“那就趕快讓蒼勳過來。”常先接著又說,“讓大田也一同過來。”

不大一會兒,蒼勳和大田便跑了過來。常先正要開口,老漢指著大田說:“這就是我的兒子。”

“爹!”大田用手抿著頭發喊了一聲。

常先過去拍著大田的肩膀說:“原來這就是你家,快過去見見家裏人。”

蒼勳便向常先彙報道:“將軍!前麵六裏處,是敵人臨時搭建的倉儲,存放著不少糧草。駐守的敵人有200多人,其他方麵還不清楚。”

常先沉思了片刻,說道:“那就先消滅這些敵人,不……我們應多過去些人。派兩千士兵過去,對其進行包圍,要抓活的,不能放掉一個敵人。這樣,我們既可清除前進中的障礙,又能從中進一步弄清敵人的兵力部署。”

蒼勳正要轉身離去,大田忙說:“等等!我也去。”

常先說道:“你還是歇一歇,和家人說說話吧!”

“不,將軍!天這麼黑,他們對地形也不熟,我去了好給他們引路。”不等常先發話,大田便追了上去。

常先在老漢家吃過飯,又繼續向老漢詢問了些襄城一帶的情況。至夜半時分,蒼勳帶了幾名兵士趕了回來。常先看他滿麵笑容,問道:“敵人全被你活捉了?”

“沒有……”

“怎麼,讓敵人跑了?”常先著急地問。

“不,沒跑掉一個敵人。”蒼勳忙解釋道,“我們趕到敵人那裏時,他們還沒進屋睡覺,都在外麵納涼。我們先對敵人進行包圍,在向他們衝擊時,他們進行了抵抗,我們隻好將其打死,活捉的不足一半。那裏囤積的糧草不少,足夠10萬兵馬享用一年。”

“可獲得敵人的部署情況?”

蒼勳深深地吸了口氣,說道:“獲得了。我們活捉了一名敵人的副官,他專管向哀湯的各部人馬發送糧草。根據他的交代,除了襄城周圍的敵人外,哀湯還在西麵的平山處部署了5000人馬。說是進攻襄城的預備隊。”

常先哈哈一笑,說道:“果然不出風後所料,哀湯的確是個陰險之徒。敵人的兵力部署現在已經清楚,不可錯過良機。你率領兩萬人馬抵住平山處的敵人,我和餘下的兵士馬上就去對城郊的敵人發起攻擊。”

“將軍,您放心吧!我們定將平山處的敵人消滅掉。”蒼勳拍著胸膛說。

“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常先說完,便向老漢告了別。

起初沒有攻進城內,哀湯便自作聰明地將士兵部署在襄城四周。打算困死城內的人,或等其出城殲滅之。怎奈圍了多日,也不見城裏有動靜。前幾日,他派出千餘人對城內發起佯攻,而城內防守力量依然強盛。加上軒轅丘留守兵力不足,哀湯更是焦慮不安,夜間難以入寢。子夜時分,哀湯仍未入睡,他睜開眼睛,見月光已射入帳內,頓覺心慌意亂,便翻身下床。當他走出帳時,見空中的彎月周圍布著一圈暗雲,正徐徐向彎月靠近。頃刻間,月光顯得格外昏暗。哀湯覺得有些詫異,便回到帳內。他還未落座,一位侍衛慌慌張張跑了進來,稟報道:“將軍!剛才城南的兵士傳信說,南麵發現一支隊伍,正在向他們逼近。”

“什麼……不可能。”哀湯說著走出了帳篷。他到外麵還未站穩,北麵驀然響起了震耳的喊殺聲。他不由得打了個寒戰,長歎一聲,說道:“我們被包圍了。”

常先率領兵士向敵人發起攻擊後,另外兩路人馬也立即包抄上來,直向敵人陣地衝去。敵人本無準備,驚醒後倉促出帳,被英勇的軒轅兵士團團圍住,大多斃命在棍棒之下。一直死守在城內的襄城部落兵士和百姓,被喊殺聲驚醒,以為是蚩尤兵攻城,紛紛登上城牆。仔細看時,見城下卻無敵人,而四周有不少兵士正在進行著激烈的廝殺。子然忙派人前去打探,知是軒轅軍到,即刻率領士兵和眾百姓衝出城去攻打敵人。

哀湯看軒轅兵多將猛,知道抵擋不過,便傳令兵士向內集結。又見城裏兵士殺出,隻得率領將士集中向東突圍。怎奈東麵軒轅兵士也十分勇猛。他看別無退路,便打算與部署在西麵的預備隊會師,遂與部下拚命向西衝擊。經過左衝右突,哀湯兵雖死傷不少,但總算衝了出來。他停下來清點了一下人數,衝出來的將士不過200多人。正在此時,西麵快速奔來了一支隊伍。他以為是自己的預備隊,馬上率領殘部迎了上去。還未看清對方麵孔,隻聽一聲呐喊,對麵將士迅猛衝殺過來。他正欲發怒,見是軒轅將士,不禁心驚肉跳。慌亂之中,他從馬上跌落下來,倒在地上,霎時被人馬踩得腦漿迸裂,體無完膚,跟隨的將士也全被擊殺。

當東方露出曙光之時,哀湯所率之兵全部被殲。子然尋到常先,上前握住他的手,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常先向其安慰一番,說明有重任在身,不便停留。子然哪裏肯依,硬是拉著常先帶領將士們走進了城內……

第二十七回

渡渭河敵軍搶黍糧 破潼關力牧救秦川

卻說蚩木拿率領三萬人馬渡過黃河,行至潼關時,受到了秦川部落聯盟的阻擊。蚩木拿惱羞成怒,遂集中人馬攻關。怎奈道窄關險,再多的人馬一下用不上。他隻得讓兵士輪番攻打,一連攻了3日不見成效。他派人四處打探,知方圓數百裏均為深山峻嶺,唯有此處方可進入秦川,便又加派力量連夜攻打。見仍未奏效,蚩木拿可謂心急火燎,六神無主。這時,帳下一位謀士獻上一計,使他茅塞頓開,喜出望外。他按謀士之計,先令人馬後撤,又讓兵士伐割了柴草,於夜間悄然放之關下。關內的人白日見蚩木拿兵後撤,以為是其逃遁,夜裏不由麻痹大意。至夜半時分,關下突然起火,恰東風驟起,火勢異常凶猛,不多時,已燃至關內。守關兵士見狀,不由亂作一團。蚩木拿遂親自督陣,令部下從火堆間隙中趁勢衝上關去。守關者看抵敵不過,便向西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