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習型組織:夢想與現實的差距(1 / 1)

2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將學習型組織建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彼得·聖吉那部偉大的暢銷書《第五項修煉》出版至今已經20年,其最新修訂版在不久前也被譯成了中文。在這些年裏,我們一直處於“學習型組織”的時代。高管們都已認識到,要想在競爭中始終領先於對手,公司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必須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多更快:掌握新技能,采納新興技術,為老工作開辟新方法,從製造到營銷再到研發,莫不如此。資深商業戰略家加裏·哈梅爾常說,對於領導人及其公司而言,最緊迫的問題之一就是“你的學習速度能跟得上這個世界的變化嗎?”

《長壽公司》作者德赫斯指出:“學習和獲取知識是管理活動的核心,未來公司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或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 ”

當今世界的商業環境和產業模式時刻在發生變化,現在的企業組織無法維持“一成不變”的日常運作,持續變革已經成了企業的常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迫切需要迅速轉型為學習型企業,在企業內構建學習體係,有效地提高員工能力和企業績效,幫助企業更快地適應變化和挑戰。

然而。學習型組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理想,可能是希望組織永葆青春活力的終極學問。正是這種理想,它才散發出無窮的魅力;但也正是由於這種理想性,決定了它可能永遠隻是一種夢想。正如人類幾千年以來一直渴求長生不老的夢想一樣,如何變成現實,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雖然很多學者提出了這樣那樣的理論,但真正能在實踐中實施的少之又少;理想中的學習型組織固然令人神往,但現實的境況總是令人不滿。

因此,如果不能逾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學習型組織就可能隻會“不可持續”,無法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但可以預計的是,中國在過去30年裏發生了巨變,今天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新轉折點,中國在未來30年將成為真正係統性的學習型管理體係的共同創造者,這一新的轉變無疑將要改變中國,也將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