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融寡頭之首——洛克菲勒財團(6)(2 / 3)

2,家族的大通銀行

戴維·洛克菲勒畢業於哈佛大學,獲經濟學博士。1940年時曾擔任過紐約市市長拉加迪亞的秘書,第二年他又出任紐約市負責防務、衛生和福利的助理地區局長。在跟市長一起工作的一年半時間裏,戴維學會了如何運用強硬的手腕高速的處理問題,學會了如何駕驅手下並督促他們更好的履行職責,學會了談判,學會了如何應對每天出現的意外事件等。這種社會實踐的磨煉,為日後戴維·洛克菲勒管理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奠定了堅實的領導藝術基礎。

1942年5月戴維·洛克菲勒應召入伍,曾在北非、法國從事情報收集工作,並頻頻舉行各種宴會和其它社交活動,擴大自己的影響。戴維在情報搜集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善於靈活的處理各種事務。當他回到美國之後,在處理家族事務和領導大通銀行的工作時已經是得心應手。

戴維·洛克菲勒在戰爭結束後就立即辦理退役手續,回到了紐約家中,開始考慮以後的工作問題。由於家族的產業實在太大,所以父親小洛克菲勒希望他能在金融界裏麵工作。

盡管銀行工作不是戴維長期以來的興趣所在,但是家族財團的發展確實需要一位理財專家,而且以後洛克菲勒家族的龐大產業要想繼續得到發展,金融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事實上,其祖父約翰·戴·洛克菲勒很早就有著與銀行家們拉近距離的強烈願望。在他創業初期,為了籌集資金,他不得不經常奔走於銀行之間,費盡口舌以祈求得到銀行家們的資金支持。為了拉攏當時的第一國際銀行,洛克菲勒的弟弟威廉還取了第一國際銀行董事長的女兒。所以,能有人在銀行界嶄露頭角是整個洛克菲勒家族的長期願望。

之後,戴維·洛克菲勒被安排在大通銀行歐洲科當一名副經理,從基層做起。

大通銀行於1877年獲得美國政府的特許批準書之後,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1886年,大通銀行的全部股權出售給了原貨幣監理官亨利·坎農領導的一個財力雄厚的商人集團。在亨利·坎農的領導下,大通銀行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實力與萬國寶通銀行不相上下。

然而1929年的美國股災,使大通銀行也未能幸免,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大通銀行被轉到了洛克菲勒家族手中。1930年,小洛克菲勒的內兄溫斯洛普·奧爾德裏奇就任大通銀行董事長。

二戰結束後,紐約取代倫敦成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大通銀行的小額儲蓄存款和貸款業務已經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該行在溫斯洛普·奧爾德裏奇的領導下,經曆了經濟大恐慌的創傷之後,又恢複了它在銀行業中的地位。

戴維按照父親的意願來到大通銀行後,決定從行政級別的最底層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幹下去。他工作勤懇,而且善於思考,並致力於改進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經過多次的崗位調動之後,戴維對大通銀行的業務已經非常熟悉了,並成為銀行國際部的骨幹力量。

由於戴維·洛克菲勒突出的工作業績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在1950年被晉升為大通銀行國際部主管拉美業務的總經理。其實大家都心裏明白,除了工作業績的原因之外,戴維的提升多少得益於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銀行中的支配地位和他舅舅溫斯洛普·奧爾德裏奇的栽培。很多人預言,戴維將成為董事長溫斯洛普·奧爾德裏奇的首選接班人。

升任總經理後,戴維·洛克菲勒立刻到拉美考察,因為他相信拉丁美洲擁有擴展銀行業務的巨大潛力。經過細致的考察、論證和評估後,戴維慎重的在拉丁美洲有選擇的設立了三家銀行,並創辦了一份針對拉美商業界人士的雜誌——《拉丁美洲商業要訊》,該雜誌在拉美各國受到了廣泛歡迎,使大通銀行的商業形象和聲譽有了很大提高。鑒於戴維·洛克菲勒在這方麵的創新,大通銀行在《拉丁美洲商業要訊》雜誌出版一年之後,又以整個銀行的名義創辦了相同性質的雜誌《商業概要》,後來又創辦了《世界商業》,而這一切均來自於戴維·洛克菲勒的創意。

3,從職員到掌門人

對於一個銀行家來說,經營是沒有國界的,因為美元在哪裏都能使用。我要做的便是讓大通出現在世界各地。

——戴維·洛克菲勒

大通銀行為美國政府貢獻了許多傑出的官員。1949年的大通銀行副董事長尤金·希萊克擔任過世界銀行行長,而溫斯洛普·奧爾德裏奇則於1953年被聯邦政府任命為駐英大使。溫斯洛普·奧爾德裏奇離開大通銀行之後,由洛克菲勒家族所信任的約翰·麥克勞埃接任他的董事長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