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挽救美國財政部
亞曆山大·漢密爾頓30給美國留下了一個極好的金融基礎設施和運行體係,但卻被安德魯·傑克遜31在無意中破壞了。不過,這也產生了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讓j·p·摩根在事實上成了美國的中央銀行家。
美國內戰時期的金融改革雖然對傑克遜造成的破壞進行了一些修補,但是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一個類似中央銀行的機構的缺失就使金融運行變得非常危險了。而美國發生的兩次危險的製度失靈——1893—1895年的黃金恐慌和1907年的股市恐慌證明j·p·摩根擁有極高的個人威望,有能力擔任我們今天所說的具有強大號召力的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角色,能夠承擔起維護金融穩定的重任。
黃金恐慌是由國外對美國經濟實力的錯誤認識導致的。在1892年的美國大選期間,民主黨人在金本位上動搖不定的態度讓外國人(主要是英國投資者)失去了信心,於是在1893年華爾街崩潰之後,他們開始大量拋售以黃金為基礎的鐵路債券,導致美國黃金儲備大量外流,隨著美國黃金儲備急速下降到1億美元這一底線——這是美國官方承諾的恢複硬幣支付所需的最低安全儲備,各種投機性的債券拋售也開始了。
如果美國擁有中央銀行,那麼解決這種危機隻需連續幾天發幾封電報就可以了,因為保持美元的可兌換性符合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利益,而且英格蘭銀行已經做好了采取保護性的信貸措施來安撫投資者的各項準備。然而問題在於,美國這一方卻沒有可與之對話的機構。美國財政部的新任官員們還在懷疑他們在法律上是否有權力解決這些問題,而且他們尤其希望被人看作是獨立於那些唯利是圖的銀行家的。他們最初采取的策略是由財政部直接出售黃金債券以改變黃金外流的趨勢,但這一措施實際上反而增加了黃金儲備的壓力,因為購買黃金債券的客戶主要來自國內,這些人在購買新債券之前必須先把賬麵資產轉換成黃金。
在危機剛開始的時候,j·p·摩根曾私下裏建議由他和羅斯查爾德家族共同籌措價值1億美元的黃金貸款。據他計算,就這樣一個規模的黃金貸款而言,如果把至少一半的貸款用於海外,就能夠結束投機行為。雖然在心裏摩根也存在很大的疑慮,但他堅持由兩家銀行來控製整個交易,也反映出他確信沒有其它銀行能夠阻止他們的計劃。但是,財政部拒絕了他們的建議,並在1894年繼續自行采取了一些零散的應對措施,然而杯水車薪,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美國的黃金儲備在繼續迅速下降。
到了1895年,美國財政部已經因無法滿足公眾對黃金需求而處於崩潰的邊緣。雖然政府在過去幾年裏向公眾提供了黃金債券,但收效欠佳。由於受到國會的牽製,新連任的克利夫蘭總統在防止黃金支付中斷上已無計可施。
如果黃金支付中斷發生,則不僅會導致美國在世界金融市場上的信用驟降,而且會使世界各國股票市場遭到毀滅性打擊。當時,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已不足1000萬美元,隻能滿足財政部紐約分部當天的支票的支取業務。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最終不得不請求摩根財團和羅斯查爾德家族提供幫助。在經過一係列緊急會談之後,摩根電告倫敦,宣布他已經製定出了解決危機的一攬子方案。
然而令摩根震驚的是,他在第二天早上又得到消息說,財政部將拒絕由摩根實施這一方案,而寧願自己來負責。為此摩根直接闖進了總統克裏夫蘭的辦公室,當時他們正在開會討論如何應對危機。在那天的大部分時間裏,開會的人都一籌莫展,不停的抽煙,而可怕的報告還是接連湧入。最後,到下午的時候,摩根聽說財政部手裏持有的黃金儲備隻剩了900萬美元,於是向克裏夫蘭總統粗暴的宣布:“除了讓我和羅斯查爾德組成辛迪加,使倫敦的黃金重新流入國內外,絕對沒有第二種辦法能解救陷於破產狀況的國庫。我現在手裏就有一張1200萬美元、而且是今天到期的黃金支票!如果今天拿這張支票來兌現,國庫的存金就全完了,若不同意我的條件,我現在就可以拍電報立刻兌現這張支票。”32迫於形勢的壓力,財政部最終接受了摩根製定的解決危機的各項方案。
實際上,拯救方案的核心就是承諾維持美元對英鎊的彙率,這就要求無論美元在何時出現劇烈波動,摩根都必須進入外彙市場去購進美元或者賣出英鎊以維持美元彙率的穩定,這其實就是中央銀行的一個典型功能。從另一方麵來講,白宮的遲疑行為也正是因為他們擔心會受製於這些銀行家,從而使美國的貨幣政策被他們所左右。但是,對於一個無法調集公共資源而且並不代表政府權力的私營合夥製銀行來說,這無疑也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行為。不管怎樣,雖然經曆了一些壓力,但j·p·摩根率領的財團還是成功的解救了這場危機。同時,這次行動也使摩根大發橫財,摩根公司夥同華爾街其它銀行把政府發行的一批又一批債券搶購一空,然後高價上市出售,轉手之間即可獲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