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麵對誘惑,保持本色(1 / 1)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這說明你在不斷地成長;知道自己不能夠做些什麼,這說明你在不斷地成熟。縱然大千世界有太多形形色色的誘惑,隻要從容淡定,不必庸人自擾,麵對誘惑,請勿迷失自己。

佛家說:“人生最大的困惑是割舍。”確實,對於一介凡人,錦衣玉食、高官厚祿,誰會拒絕這樣的誘惑,又會有多少人如巨鯨一樣慘死海灘上。

許多年前,有300多條鯨魚為了追逐沙丁魚,由深海遊向海灣,不知不覺被困在一個海灣裏,又由海灣遊向淺灘,最後擱淺在海灘上。這些鯨魚隻顧到眼前的美味,卻不知這美味之後隱藏的卻是死亡陷阱。弗裏德裏克·布·哈裏斯這樣說:“這些小魚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鯨魚因為追逐小利而暴死,為了微不足道的目標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

鯨魚是海中的霸王,體積大的鯨魚每天平均要吞下差不多一噸的其他魚類,它的血“盆”大口如同是一個永無饜足的無底洞,其他魚類見之無不逃之夭夭。然而,鯨魚卻常常或單個或成群結隊地擱淺在沙灘上,因為無法回到大海而被活活曬死。這是什麼原因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海洋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們認為:一部分在沙灘上擱淺死掉的鯨魚,往往是被沙丁魚“害死”的。難道體積甚至不到鯨魚千分之一的沙丁魚會“害死”這樣的龐然大物?沒錯!沙丁魚是大海裏一種十分平常的魚類,它們身體普遍瘦小,幾乎是絕大多數魚類的“美食”。但是,沙丁魚卻可以殺死一條巨大的鯨魚。沙丁魚殺死鯨魚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當沙丁魚遇到鯨魚的時候,就拚命地奔逃,鯨魚往往張開大嘴緊隨其後窮追不舍。沙丁魚在被鯨魚激烈追趕時會全力往海灘上遊。而鯨魚的注意力全在沙丁魚身上,卻絲毫沒有留意到海灘的危險,沙丁魚離海灘越來越近了,但碩大的鯨魚卻渾然不覺,依然為了這一小口美食而“勇往直前”。等鯨魚以極快的速度接近海灘時,沙丁魚卻早已一轉向溜回了大海,而鯨魚再想轉身卻發現已經太遲了。它們巨大的身軀因為慣性直接衝上了海岸,沉重的身體陷在鬆軟的海沙裏,完全動彈不得。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最終以鯨魚的死亡而告終。

我們人類又有多少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陷入死亡的困境呢?有些領導幹部,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放棄了原則,顧不得利益背後的陷阱,最後鋃鐺入獄。古語有雲:“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周敦頤也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麵對誘惑的時候,恪守自身的良好品質最為重要,隻有守住思想的大門,才不會讓濁流進入心靈。

堂堂正正的真英雄,必不會被眼前一時的享樂、需求所打動。隻有遠離誘惑,才能擁有一個充實的、高尚的、有意義的人生。人性是脆弱的,讓正義在心中根深蒂固,誘惑才會被拒之門外。

在人生的道路上,機會處處有,而陷阱也時時在。人們一定要睜大眼睛,用智慧的頭腦撥開誘惑的迷霧,這樣才能看清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是餡餅,還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