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誘惑是通往地獄的路(1 / 2)

在如今這個五光十色的社會中,權力、金錢、美色如同一把把利劍高懸於我們的頭頂,我們在心動的同時,也要警告自己那是有風險的。在誘惑麵前應該適可而止,減少一點欲望,才不會葬送自己。因此,對於蠢蠢欲動的心要經常“清洗”。

一天,魚爸爸問小魚們:“如果看到魚鉤上掛著一條又肥又嫩、肉質鮮美的蚯蚓,你們會怎麼辦呢?”

小魚們聽了都絞盡腦汁地想辦法,都想既能吃到美食又不至於丟掉性命的方法。到底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小魚A說:“我會咬住蚯蚓的一端,使勁猛扯一下,把蚯蚓從釣鉤上撕扯下來。”

小魚B擺著尾巴,得意揚揚地說:“我會小心地躲開鉤,慢慢吞食蚯蚓。”

小魚C說:“我會猛地吞掉釣鉤上的美食,然後快速將鉤吐出來。”

魚爸爸聽完趕忙搖頭,將它們的答案全部否定了,它意味深長地說:“孩子們,不要和誘惑較勁啊,不要總想怎樣吃掉美食,而應該離它越遠越好。”

與此故事所闡述的道理相同,某大公司準備高新聘請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隻剩下3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

主考者問他們:“如果懸崖邊上有塊金子,你們開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兩米。”第一位應聘者說。

“半米。”第二位自信十足地說。

第三位應聘者說:“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結果第三位應聘者被公司錄用了。

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誘惑,很多人為了滿足欲望,經不住誘惑而以身試法,以至於落得失去自由或丟掉性命的下場。比如,有些高官因貪汙而紛紛落馬,有些會計人員為了得到好處,公然給公司做假賬,企圖偷稅漏稅。還有些道德敗壞的人,為了金錢,偷竊、搶劫,擾亂社會秩序,也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個人即將離開人世,不知道死了之後去天堂好,還是去地獄好。於是他買了貴重的禮物去看望閻王,想打聽一下是天堂好還是地獄好。閻王見他誠意十足,就帶他到天堂和地獄轉了一圈,由他自己決定。

在地獄門口,他看到一群穿著比基尼泳衣的美女在海灘上嬉戲,十分迷人,他禁不住想入非非,熱血沸騰。然而,在天堂中他看到的是一位神聖的不可侵犯的仙女,雖然漂亮,但是無法接近。經過思考,他決定去地獄。

過了一段日子,閻王在地獄碰到這個人,隻見他正在受酷刑,痛苦萬分,慘不忍睹。閻王問:“感覺如何?”那人答道:“太苦了!早知道地獄是這樣,我才不會來呢。”閻王說:“你先前看到的美女是地獄門前的一幅廣告畫。”

確實,誘惑就是通往地獄的路,如果你沒有理智,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沒有抵製誘惑的心態,便很容易踏上這條路。因此,學會抵製誘惑是走向成功必須掌握的能力。

沒錯,人都有欲望,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去否認,不去鄙視。人是由欲望驅動的,沒有欲望的人,是死人。欲望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命存在和繁衍的必要條件。事實上,欲望如同一把火焰,可以煮飯、暖身,利於我們在自然的、生理的、本能的欲望中提升自己,也有利於轉化為對社會的職責,但欲望這把熊熊的烈火也可能會把我們烤焦了,嚴重的,甚至會燒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