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抵擋不住掌聲和鮮花的誘惑而迫切的去追逐成功,在追逐的過程中常常碰得頭破血流或為外物所誘,與成功失之交臂。
老子說:“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世上的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直至最後的成功,都是有一定規律的,而且這個規律是不可逆轉的,如果你想要強行改變這個規律,讓事情更快地完成,那麼最終必然難以得逞。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一個人缺乏耐心而急於求成,有可能會因此失去更多成功的機會。
成功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吸引著世上所有的人去追逐,但是成功又是那麼遙遠,能夠真正成功的人少之又少。那些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耐心而急於求成。當他們等待一段時間,依然沒能取得成功的時候,往往就會放棄,或者是轉向其他的方向。“鐵杵磨針”“水滴石穿”“跬步千裏”都告訴我們耐心對成功的重要。一個人能否成功並不在於他有多大的能力,而在於他能夠堅持多久。
古代有個叫養由基的人,精於射箭,且有百步穿楊的本領。據說連動物都知曉他的本領。一次,兩個猴子抱著柱子,爬上爬下,玩得很開心。楚王張弓搭箭要去射它們,猴子毫不慌張,還對人做鬼臉,仍舊蹦跳自如。這時,養由基走過來,接過了楚王的弓箭,於是,猴子便哭叫著抱在一塊,害怕得發起抖來。
有一個人很仰慕養由基的射術,決心要拜養由基為師,經過幾次三番的請求,養由基終於同意了。收為徒後,養由基交給他一根很細的針,要他放在離眼睛幾尺遠的地方,整天盯著看針眼,看了兩三天,這個學生有點疑惑,問老師說:“我是來學射箭的,老師為什麼要我幹這莫名其妙的事,什麼時候教我學射術呀?”
養由基說:“這就是在學射術,你繼續看吧。”這個學生開始還好,能繼續下去,可過了幾天,他便有些煩了。他心想,我是來學射術的,看針眼能看出什麼來呢?這個老師不會是敷衍我吧?
養由基教他練臂力,讓他一天到晚在掌上平端一塊石頭,伸直手臂。這樣做很苦,那個徒弟又想不通了,他想,我隻學他的射術,他讓我端這石頭做什麼?於是很不服氣,不願再練。養由基看他不行,就由他去了。後來這個人又跟別的老師學藝,最終也沒有學到射術,空走了很多地方。
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可能立竿見影,急於求成無異於拔苗助長,違反自然規律永遠都不可能成功,隻有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做事,才能彙聚成最後的成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世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隻有經過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不斷地積累能力,才能夠最終獲得成功。我們注意到了那些成功之人眼前的鮮花和掌聲,卻沒注意到他們曾經為之付出的努力。著名的畫家達·芬奇學習畫畫的時候,隻是畫雞蛋就畫了很多年;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在實驗室裏進行了無數次的試驗……不經曆風雨,怎見彩虹,如果你想要取得成功,那麼首先就要能夠在成功之前,多一分耐心、堅持和守候。
然而,急於求成卻是人們的通病,每一個人都想快一點兒成功,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因為這比之成功之前的默默無聞的付出要有吸引力得多。於是,就有了一批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想走捷徑的人,最終誤入歧途,害了自己的一生,成功也就成了夢幻泡影,永遠都不可能實現。古語說:“欲速則不達。”也就是說,做事情的時候,越是追求速度,越是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像在高速路上行駛的汽車一樣,平時都是以八十邁的速度向前行駛,花兩個小時的時間正好可以達到目的地,但是今天你非要以一百六十邁的速度行駛,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到。速度是提高了,但是風險相對也提高了。萬一出了車禍,就什麼也剩不下了。我們在追求成功的時候一定要耐住性子,一步步地向前,否則,結果必然是求快反慢。
追逐成功的過程就如同登山一樣,並不是一下子從山底躍上山頂的,而是需要我們一步步地從山底開始沿著山間小道,逐步地走上頂峰,或許在這中間還需要我們攀岩,但是隻要我們有耐心和決心,這都不會成為問題。當我們登上頂峰時,就可以盡情地感受一覽眾山小的暢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