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上,往往瑣碎的事為我們的成功打下了基礎。瑣碎的工作充滿了單調、乏味和寂寞。其實,工作無大事、小事之分,這些都是你的職責範圍。一個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力求高效、完美,體現服務和奉獻精神,才能在公司中脫穎而出。許許多多的職場中人,都應該練就正確的心態,培養承受寂寞的能力。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有一個普通的女孩,她的夢想是站在舞台上唱歌。然而,這個女孩子並不漂亮,但這並不妨礙她追求自己的夢想。可有一天,她的夢想受到了打擊。在一名著名音樂人的製作室裏,一盆冷水向她潑了過來:“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樣不漂亮,我看你很難在歌壇有所發展。”
聽了這話以後,女孩並沒有選擇離開,反而默默地留了下來。夢想那麼高,成功那麼遠,她能做的隻能是把握好現在。她端茶,倒水,製作演出時間表,替歌手拿演出服裝……別人問她為什麼,她鄭重地說:“不為什麼,這裏是離我的夢想最近的地方。”
終於有一天,她微笑著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並不驚豔但十分溫暖的嗓音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她就是劉若英。在成為歌手劉若英之前,她忍受著巨大的寂寞和無助,但她從來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成功從來都伴隨著痛苦和寂寞。寂寞,是成長所必須承受的“痛”。當我們年輕時,誰沒有遭遇寂寞,痛恨寂寞,並想擺脫寂寞呢?成功之前,隻有你一個人在躑躅前行,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讚美,甚至得到了更多的嘲笑和打擊,沒有人會把目光多留在你身上一分鍾。在成功到來之前,你需要一天天在冷清中度日而且還得繼續前行。然而,有人將這份寂寞當成了一種儲蓄,以積少成多的投入換取更豐盛的財富,積存在生命的倉庫中。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並長期跟蹤下去。心理學家給一些4歲的小孩子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可以吃糖,如果馬上吃,隻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則能吃兩顆。麵對糖果的誘惑,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卻能等待對他們來說是無限漫長的20分鍾。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最後,他們終於吃到了兩顆糖。
這個實驗後來一直繼續了下去,那些在他們幾歲時就能等待吃兩顆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而不急於求成。而那些迫不及待隻吃了一顆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有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等個性表現。
當這些孩子長到上中學時,就會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差異。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及老師的一次調查表明,那些在4歲時能以堅忍換得第二顆軟糖的孩子常成為適應性較強,冒險精神較強,比較受人喜歡,比較自信、獨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經不起軟糖誘惑的孩子則更可能成為孤僻、易受挫、固執的少年,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並逃避挑戰。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那些孩子的表現後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在這個試驗中,糖果是一種誘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學會耐得住寂寞就是在拒絕誘惑。當對夢想的渴望更強烈,對成功的目標更堅定,忍受得了寂寞,就是在走向成功。過早地吃到自己的糖果,過早地屈服於誘惑,隻會讓自己離成功更遠。
成功的路上充滿艱辛,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都不會一帆風順。坎坷、無奈、寂寞、孤獨常常伴隨身邊。在追求的過程中,當寂寞成為一種切身的感受、成為生活的狀態時,成功看似遙遙無期,其實它已在悄悄到來。所以,也可以說,耐得住寂寞,就是在守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