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今社會,成功往往眷顧擁有實力的人。因為實力是成功的根本,沒有實力為基礎,一切成功都不會保持長久。
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不現實的追求太多,明知道有些成功永遠無法實現,有些失敗永遠無法避免,可還是會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等待著,幻想著,特別是許多人易患急躁病,過早耗盡實力造成硬傷而亡。
國內紫檀大王陳麗華女士曾經幽默地說道:“有錢不等於有智慧,我遇到的挫折少,那是因為我膽量小,隻有看別人成功了,我才加入。”她這樣定位自己的投資標準,即“有100萬,我就隻投50萬,這樣萬一虧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
曾經看過這樣一份新聞報道:兄弟倆自小聰明,上學、讀書對於他們是很簡單的事。後來雙雙考上大學,在鄰裏眼中也是順理成章的。大學畢業那年夏天,兄弟倆常常在樓下小花園裏眉飛色舞地談論賺錢之道。因為兩人都是學建築出身,而這一行也算熱門,當然要緊緊抓住。他們臨行前相約:3年後比一比,看誰先賺到100萬元!
3年後,他們誰也沒賺到100萬元。但是,他們並不沮喪,倒是更有信心和勇氣。他們在樓下小花園裏說:我們賺到了比100萬元更有意義的能力和經曆!以後的3年裏,兄弟倆依然在競賽。目標已不是當年的100萬元,而是300萬元。但是,這3年裏,兄弟倆產生了質的分化:同樣的事業,在哥哥眼中是件藝術品,可供精雕細琢,值得欣賞、玩味;而在弟弟眼中,隻是一種可供利用的手段、資源。因此,3年後,兄弟倆雖然都掙到了300萬元,但是,結局卻迥然不同:哥哥因為對城市建築業有傑出貢獻,獲得多種獎項和榮譽;而弟弟因為造出些投機取巧的劣質建築,甚至造成重大事故,而鋃鐺入獄。
哥哥在探監時淚流滿麵,他握著弟弟的手說:當年,隻怪我沒有下狠心來勸導你。
由此可見,在人生的長河中,誘惑人的東西太多!大概我們都知道走進森林的猴子,撿起西瓜又想拾起所有的芝麻,最後,什麼也得不到,你隻有戰勝外界環境的諸多誘惑,才能更快地抵達成功。
其實,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社會背景、才智資本、機遇是不平等的,人生成功不可能以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成功不過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超越,從人生階段看,一個人隻要盡心盡力、嚴肅認真地朝前走,每一步都是成功的腳步。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到處求職無果,十分沮喪,感到懷才不遇。苦悶之中,他走進一座大山,山中溪水在嘩嘩地流淌,那溪水全是從高向低處流去。
看到溪水,他頓時開悟:高職不好求,不妨放下架子,求些低職。
於是,他來到一家飯店去洗盤子。
洗了幾天,老板見他談吐不凡,便讓他在大堂裏當領班。
當了半年領班,老板見他素質很高,便讓他當經理助理。
當了一年經理助理,老板見他才華出眾,比自己還強,不僅僅是當助理的料,便又讓他當了經理,自己願意屈尊在大學生麾下當副經理。
這時候,他將大學文憑拿出來,老板才得知:原來,他是一個學企業管理專業的某名牌大學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