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作者:和風
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正在熟睡時會突然哭叫著醒來。這時不要急於讓他入睡,應該首先輕聲地問他:“孩子,你夢見了什麼?”然後認真地去傾聽。
夢是孩子情緒的反映
孩子對白天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會產生強烈的情感,並將它儲存在腦海裏,而做夢能幫助他領會這些情感。
鼓勵孩子將夢境講述出來,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緒,並有針對性地作出反應。如果孩子在入睡後一直煩躁不安,不要簡單地認為他缺鈣了,或是困了、渴了,原因可能遠比這些要複雜得多。試著叫醒他,聽聽他怎麼說,您就會發現影響他情緒的重要線索。
夢啟蒙孩子的智慧
夢除了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之外,同時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個性培養也有很大的作用。夢是一種學習的渠道,孩子可以在夢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夢可以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比如,當孩子夢到自己騎著自行車玩耍的時候,他其實正在潛意識地學習騎自行車。在夢裏的學習過程中,他的智力也就得到了培養。
夢是孩子的心理緩和劑
安琪曾夢見她把爸爸抱在懷裏安慰。原來,白天她忽然向馬路中間衝過去,企圖橫穿馬路時,她的爸爸被嚇壞了。她為此感到了內疚,因此,她便在夢中去安慰爸爸。
內疚感是兒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心理活動,夢起到了緩解、補償的作用。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夢是一種心理緩和劑,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應該好好利用、開發它。
仔細傾聽孩子的噩夢
當孩子做噩夢時,一定要去幫助他們。噩夢通常是近期內所有緊張情緒的發泄。了解孩子內心緊張的原因,幫助孩子平息衝突,這有助於消除孩子的不安情緒並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
在生活中,孩子難免遇到困難,困難通常會帶來困惑。但是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原因,隻是感到事情有些不對頭,做噩夢便是一種對困惑的表現。對於家長來說,這時候應該注意傾聽,鼓勵他將噩夢說出來,或采取其他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家長可以建議孩子用紙和鉛筆將噩夢描繪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將心靈裏的陰霾驅散。
幫孩子驅趕噩夢
在分析孩子的夢境時,您不妨充當一下心理學家。如果是美夢,這表明孩子稚嫩的心靈之窗開啟了,您隻需盡量讓他把這種情緒維持下去,讓美夢伴隨孩子成長。如果是噩夢持續不斷,您不妨嚐試將孩子從虛幻中拉到現實。
兒童心理學家還有更有趣的建議,那就是借助一些遊戲幫助孩子擺脫噩夢困擾。明明最近經常做噩夢,於是爸爸決定和明明一起趕走噩夢。爸爸走進臥室,連喊了三次“噩夢!噩夢!離開房間”!不要小看這種做法,孩子信任父母,他們相信父母有力量解決一切難題,這是一種有效的遊戲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