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步會將騎兵的衝擊力提升到最強!尤其是這種破陣的時候!
穿透西涼軍的騎兵才能遇到騎兵身後的步卒,以及步卒後的李傕!
白踏營中可是有不少弓弩手,可以說幾乎人手一支弩。
弓弩射出的弩箭,嘯聲而尖利,從白踏營中射出,飛躍到西涼軍中。
而西涼軍由於倉促迎戰,除了手中長槍,弓箭什麼的都沒有帶。
數百支弩箭飛到西涼軍中,使得西涼軍中產生了一絲慌亂。
近百騎跌落馬下,但是對於近萬人的軍隊來說,太不值一提了。
終於,兩股洪流終於碰到了一起,一支是擁有無上的霸氣,一支是向死而生的勇氣。
“無雙白踏!”處在白踏營前鋒的令狐邵手持長槊,放聲大吼。
“逢敵必破!”五千白踏營勇士齊聲相合,霸氣的衝天戰意將遮住明月的烏雲震散,令皎潔的月光重回大地。
月光照耀在五千白踏營勇士漆黑如墨的盔甲上,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
“鋒!”令狐邵霸氣十足的用長槊指向迎麵而來的西涼軍。
“破陣!”
如同洪水泛濫,一往無前,又如同銀瓶乍破,水漿迸破。
五千白踏營勇士如同一股黑色的逆流,衝進了西涼鐵騎中。
衝陣!
衝陣!
騎兵行動敏捷靈活,能離能合,能集能散,百裏為期,千裏為赴,出入無閑,故稱之為“離合之兵”。
從戰國時代開始,騎兵取代了戰車之後,便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兵種,甚至是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的力量。
君不見大宋無騎兵而亡,而成吉思汗十萬鐵騎奪天下。
最初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性上,並非破陣。
後來在大漢與匈奴交鋒中,騎兵開始成集團性的大規模運用,騎兵的戰術作用開始逐漸延伸。
到了漢末,已經產生了用來衝陣的重裝騎兵,比如西涼鐵騎中的飛熊軍。
飛熊軍的每一名士兵都是董卓從西涼軍中挑選出來的,代表的是西涼軍的巔峰戰力!
隻是重裝騎兵太耗費財力,除了那些將軍的私兵,其餘的還是以輕騎兵為主。
而王明的白踏營,就是王明重金打造重裝騎兵!
每個騎兵都身穿遮蓋全身每個部位的盔甲,馬匹也得披上重甲,除了馬的小腿裸露在外,就連馬眼外都設計有防止弓箭的眼罩。
養一個這樣的士兵可以養五個普通的騎兵!
但是重裝騎兵的優點可不能忘了!
這樣裝備的士兵簡直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城堡!
這也是王明敢拿五千白踏營硬磕兩萬西涼軍的底氣所在。
當然,上一次在媚鄔,白踏營並沒有帶這套裝備,因為這套裝備太重了!
士卒的盔甲加上馬匹的盔甲足足有五十斤重!
除非衝陣,一般情況下王明是不會讓白踏營帶這麼重的裝備的。
而現在便是重裝白踏營出現的最好時機!
西涼軍由於準備倉促,被迫迎戰,很多士兵除了手中長槍便沒有了別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