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優化客戶體驗 助力管理決策(1 / 1)

——中信銀行應用至強平台支持關鍵業務

視點

作者:

長久以來,國內各行各業的用戶談起信息化建設時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即要看中國行業信息化的大勢所趨,首先得看銀行,還有電信運營商。

為什麼銀行和電信運營商會成為大家公認的信息化建設領頭羊或趨勢引領者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們的業務關係著國計民生,牽扯著成千上萬甚至百萬數量級的用戶,堪稱重中之重。這樣的業務多數背後都蘊含著對海量數據進行不間斷高效處理的需求,屬於關鍵業務應用,其運轉可是出不得半點紕漏的。

作為引領者的銀行用戶又是如何挑選適用於其關鍵業務應用的服務器呢?要是在四五年前,像中信銀行信息技術部的高級架構師周海鵬這樣的銀行IT專家們估計會二話不說,直奔RISC架構係統帳下。而今,他們則多了英特爾架構(IA)服務器,特別是基於最新英特爾?誖至強?誖E7處理器的服務器產品作為選擇。原因就是“近年來IA服務器在係統性能和穩定性上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它的成本優勢也很明顯”。

與RISC服務器相比,,IA服務器有著源於開放的一係列先天優勢:“它們非常靈活,可以選擇不同的操作係統、不同的軟件,它們的操作也是非常簡化和高效的,而且它們還可以進行靈活的擴展。”這些用戶此前少有動作,主要是因為當時的IA服務器在性能和RAS(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上表現還不夠突出。

從2010年至強7500處理器發布後,這一情況已悄然發生變化。它比前一代產品最高提升達3倍的性能,以及新增的20多項RAS高級特性已吸引了相當數量關鍵業務用戶的注意力。而今年4月上市的至強E7更是再創新高,它在繼承了至強7500出色RAS特性的同時,還實現了最高達40%的性能提升。據英特爾介紹,基於至強E7的服務器在性能上已足以抗衡甚至超越基於RISC架構的強勁對手,但其成本隻有對方的20%~50%。在RAS特性上,英特爾表示至強E7的水平已可與英特爾?誖安騰?誖處理器媲美比肩。

從至強7500到至強E7實現的創新蛻變,至強E7發布之初即獲領先服務器製造商們超過60款係統的支持,以及來自企業級軟件開發商們諸如“IBM DB2 PureXML性能提升25%、能效提升51%”等E7平台測試佳績的發布,讓銀行、電信、政府等關鍵業務領域核心用戶們開始真正對至強平台動起了心思。中信銀行早在至強7500發布後就認識到了它的應用價值,而采用至強服務器承載關鍵業務,是由三個應用趨勢推動的。

“第一個是數據大集中的趨勢,這必然會帶來服務器數量的急劇增加,需要一個非常穩定、靈活的硬件平台來支撐。”周海鵬表示,“第二個趨勢是注重客戶體驗的趨勢,就是指銀行現在對最終客戶,特別是零售客戶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因此渠道類的係統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對穩定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第三個趨勢則是內部管理提升的趨勢,它來自銀行內部對決策支持、對經營分析越來越高的需求,它需要在技術層麵對TB或10TB量級的數據進行處理和挖掘,也需要非常高效且穩定的硬件平台來支持。”

正是這三個需求推進了中信銀行的IT係統從原有的包含主數據、核心交易及賬戶管理與維護等應用的核心產品服務層向管理決策層及渠道應用層延伸。在這兩個延伸過程中,中信銀行開始采用IA服務器。“管理類係統的特點是數據量非常高,因此對係統性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是逐步應用聯想的四路至強服務器,把它們應用在傳統上使用Unix服務器的係統上。”周海鵬表示,“渠道類係統方案的應用,其特點是對穩定性要求非常高,比如說電話銀行、ATM或呼叫中心,他們都是7× 24或7×11的係統,我們從前置係統上開始逐步應用聯想的雙路或四路至強服務器。”

鑒於英特爾?誖至強平台在上述兩個應用層麵提交的滿意答卷,中信銀行未來還打算進一步拓展其應用範圍。周海鵬表示,未來5年內中信銀行除計劃在管理類係統和渠道應用類係統中繼續推動至強服務器的部署和應用外,還將計劃“基於英特爾架構服務器和相關的虛擬化軟件來搭建一個非常靈活、非常有彈性的虛擬化平台,在提高能效的同時降低成本”。據估計這一平台將用於迎合中信銀行數據大集中的應用趨勢,就此,周海鵬透露:“我們目前正在測試基於至強E7的四路服務器,我們發現它在性能和虛擬化方麵確實有非常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