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是一個小城區,住了不少人,幾乎家家都是五室三廳;這很常見,科技托管的時代,要找到一個真正的窮人都顯得艱難。
當然那是富人的想法。
小城區三麵環山,一麵向海,得益於良好的地理位置,近年來的發展很不錯,來往於此的商人絡繹不絕,每天的公眾話題就是樓市房價之類,其實沒多少人知道,若年以前這裏還是一副鬼樣子——之所以看不到任何以前的痕跡,那是低估了金錢的魅力。
這其中,部分人反倒成為了光鮮外衣下的“犧牲品”,比如染承。
小時候,染承幫助一個女孩子搶回了玩具,得到感謝,他覺得很開心,孤兒院的老師獎勵了一顆糖果,從此以後,染承養成了一種“正常”的價值觀——有付出就有回報,他把這一切都看成了一場交易。
事實上,在他被送到孤兒院時,他的心就冷了。
比那個冬天還冷。
長大後,脫離了所謂的“大家庭”,開始自給自足,找工作,然後養活自己,過得無依無靠,過得坦坦蕩蕩。父母臨走前留下了一筆財產,可惜最後成了“犧牲品”,被強製拆遷了。但他並不難過,二十年的孤寂生涯早就衝淡了他對世俗的感知,沒了就沒了,賺錢再買便是。
現任上司對他很友好,工資給的不少,在基層很少見,雖然不是很出色,畢竟人家奮勇拚搏了兩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做事又認真,也沒見經常請假,這樣的好員工值得她多費心思。
染承熬出了頭,現在的他日子過得逍遙自在,以前的故事早就忘了,他也想開了,父母的離去或許是迫不得已,但不管怎麼說,留給他的並不是一無所有,嗯...名字也算的話。
星球的科技水平越來越發達,富人們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首批受益者,網絡上總能看到各種秀新奇物件的,那叫個眼花繚亂,其他人看到隻能不斷表達羨慕之情:這tm才叫享受生活啊!
染承卻不這麼覺得;在他看來,錢不是這麼花的,他是一名實用主義者,除非萬不得已,他不舍得浪費一分錢。
抱歉,他的字典裏不包括“裝b”兩個字。
甚至常常通過新聞,還能看到一些奇葩選手,拿著高科技產品使勁給自己作妖,這人肯定是屬性不對。
今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染承和往常一樣從網絡上收看早間新聞,熟悉的背景音樂,熟悉的主持人,熟悉的環境,這是一天的準備工作,他不想脫離於社會。
仔仔細細的看完,染承的心情有點低落,他不知道哪裏有什麼不對,隻是一邊吃著早餐一邊想著這個月的工資什麼時候能發。
“刨除這個月的月租,還剩2500,再算上林林總總各項開支...唔,大概還剩1800。”歎了口氣,知道未來的日子任重而道遠,染承收拾好心情,就準備去公司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