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 卷注(2 / 2)

呼延慶

字夏都,並州太原人(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宋朝時期的軍事將領、外交官。在宋徽宗時期任平海軍指揮使,因為“呼延慶善外國語,又博文能辯,所以曾多次出使金國商議聯金攻遼之事。

幽燕十六州

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之於南方猶如嶺北行省之於北方,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地緣戰略價值巨大,元朝稱之為腹裏。

艮嶽

宋徽宗在位期間,於汴京宮城的東北隅,營建的艮嶽壽山(也稱萬歲山),在園林掇山方麵稱得上集大成者,可謂“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

花石綱

為了帝國最大的園林建設工程——艮嶽,徽宗皇帝在蘇州設置應奉局。蘇州人朱勔,於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薦管領應奉局,專事在東南江浙一帶搜羅奇花異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後,多經水路運河,千裏迢迢,運往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十船一組,稱作一“綱”,此“花石綱”名稱之由來。

炊餅

炊餅是古代以白麵為材料蒸製的一種麵食,類似現代的饅頭或者蒸餅,無餡,宮廷內因避諱宋仁宗趙禎的名諱而把蒸餅喚作炊餅。宋朝人所有的麵食都稱為餅。主要肉食是羊肉,吃豬肉很少,牛作為農用器具禁止私自屠宰。

是苗族特有的單簧氣鳴樂器。它用無節的細竹管製成,管長50厘米左右,外徑約11毫米,內徑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開有4個音孔,上端為吹口,豎吹。

混元巾

混元巾,取道教混元一氣之意。就是現在全真教道士戴的那種硬沿圓帽,中間開孔露出發髻。後混元派與全真派合並從而演變成為全真派的日常衣帽。

冠巾

“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這種儀式隻在子孫廟舉行。很多子孫廟都遵循著一條規矩:新出家者在廟行三年苦行,沒有過失,才給“冠巾”正式有自己的度師。

梁師成

字守道。北宋末年宦官,為“六賊”之一,政和間為宋徽宗所寵信,官至檢校太傅。凡禦書號令皆出其手,並找人仿照帝字筆跡偽造聖旨,因之權勢日盛,貪汙受賄,賣官鬻職等無惡不作,甚至連蔡京父子也諂附,故時人稱之為“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