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修養(1 / 3)

作者修養,也叫自由撰稿人修養,是《文學愛好者創作寶典》的最後一章,這一章講完之後,我們就修完了《文學愛好者創作寶典》的全部課程。回顧我們這三十三周所講過的課程,從《大眾文學概論》、《笑話》、《生活美文(小品)》、《小小說》、《時評》、《故事》、《情感文學》、《幽默調侃》到《投稿技巧》,由淺入深,從理論到實踐,我們把大眾文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文體、創作理論、創作技巧、投稿技巧都給大家講到了,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大家應該對大眾文學有了深刻的了解,從理論到創作都應該有了很大提高。大家以從這裏學到的創作技巧、經驗為起點,向更高深的文學領域發展,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日後必須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自由撰稿人,優秀的大眾文學作家。

這一講我們要講的是自由撰稿人修養。這一講並非無關緊要,它是自由撰稿人的創作行為規範,決定著一個自由撰稿人能否健康成長。我們說,自由撰稿人是以撰稿為生,賺錢就是硬道理。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但是,除了錢我們還要看重一樣東西,那就是名譽。我們提倡自由撰稿人搞大眾文學,目的就是讓我們的作品被大眾接受,讓我們的作品能流芳百世。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會停留太久,最多不過百年。可是,百年之後我們能留給後人什麼?難道僅僅是幾個錢嗎?真正的自由撰稿人不應該這麼平庸。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如果他有一點點精神,就會得到永生。自由撰稿人的作品,就是自由撰稿人的精神。我們在這裏講自由撰稿人修養,就是要大家始終保持最佳創作狀態,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所以,自由撰稿人自身修養是一個自由撰稿人必修的課程。在這一講裏,我們將從自由撰稿人的素質和修養、智能結構、社會活動等幾個方麵,談一談自由撰稿人的修養問題。

一、自由撰稿人素質和修養

一個人的素質,主要指神經係統、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大腦特征等,其中以大腦特征最為重要。也稱“資質”、“器質”、“天資”、“天賦”、“天分”。素質有遺傳的成份,也就是先天因素,一個人是否能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往往一生下來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修養,主要指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使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達到一定水平。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不同,素質來自先天,而修養完全靠後天培養。

一個成熟的自由撰稿人,他必須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進步的世界觀和藝術觀,廣博的文化知識,熟練的藝術技巧。而這些,都是靠後天培養的,是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有些人素質不一定很好,但他通過努力,有很強的自身修養,這就彌補了他先天的不足,同樣可以成為文學大家。一個自由撰稿人提高自身修養的途徑主要有:思想砥礪,知識積累、藝術陶冶和實踐鍛煉。

第一,思想砥礪。砥礪就是磨刀石,精為砥,粗為礪。思想砥礪,就是思想的磨礪、磨練。作為自由撰稿人,必須要有一種思想,一種大眾思想,一種呼喚正義的思想,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隻有磨礪這種思想,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自由撰稿人,你的作品才會永葆生命力,才會被後人傳承。

第二,知識積累。知識積累對一個自由撰稿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豐富的知識,是做不了自由撰稿人的。因此,我們每時每刻都要進行知識積累。我們說,文學創作是一種智能活動,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知識的傳播。一個優秀的自由撰稿人,應該上曉天文,下懂地理,琴棋書畫無所不知,三教九流無所不懂,各行各業、各門學科、各項技巧都要粗通一二。自由撰稿人的大腦,就是一部世界百科全書,內容不一定太全麵,但目錄、經典必須要有。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隻有不斷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第三,藝術熏陶。藝術熏陶指的是被藝術所影響,文學是語言藝術,自由撰稿人也可算做“藝人”。既然是“藝人”,就要具備藝術細胞,藝術細胞怎麼來?靠藝術欣賞和感知。我們要對各種藝術形式都感興趣,戲曲、話劇、音樂、美術等,都要去研究,都要去接觸。這是決定我們的作品是否具有藝術性的基礎。從理論上講,各種藝術形式之間都有著內在的必然的聯係,文學創作要從多種藝術形式中提取技巧,並靈活運用,才能使文學作品產生美感。所以,不經常進行藝術熏陶,在創作時就會顯得乏力。藝術熏陶的效果主要靠廣泛的誌趣來獲得,誌趣廣泛,就會對各種藝術形式產生興趣,就會感覺各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技巧,就會觸類旁通,就會從各種藝術形式中汲取營養,為己所有。

第四,實踐鍛煉。實踐鍛煉就是堅持不懈地創作,一個人不搞創作是成不了自由撰稿人的,一個人不長期地去創作也成不了自由撰稿人。作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必須每天都在創作,每天都在鍛煉,隻有堅持不懈地寫,技巧才會越來越熟練,作品才會越來越成熟。因此,實踐鍛煉是自由撰稿人每天必修的課程,放鬆了,就會被別人甩在後頭。

二、自由撰稿人的智能結構

智能結構是自由撰稿人形象創造的動態心理結構。簡單說,就是一個自由撰稿人的智力和才能。智能結構主要由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構成,智能因素包括觀察力、感受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等,非智能因素包括興趣、情感、動機、意誌、氣質、性格等。智能結構是自由撰稿人的創作能源,如果一個自由撰稿人能源枯竭,他的創作生命也就結束了。要想使自己永葆旺盛的創作力,就必須學會補充能源,使自己的智能結構不斷更新,不斷適應新的形勢。

第一,要學會個性調整。個性是一個人的心理特征,它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個性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就是藝術風格。一個優秀的自由撰稿人,要學會隨時調整個性,使自己的個性豐富且複雜,那樣創作出的作品就不會受到性格的限製,風格隨時變換。個性調整需要有一定的性格控製力,也就是在創作時要調整心態。創作幽默調侃,需要把心態放鬆下來,創作情感文學,需要調動情感細胞。如果我以緊張的心態去創作幽默調侃,作品必然會受到情緒影響,幽默效果肯定不會很好。創作情感文學不調動感情細胞,情味也出不來。所以,學會個性調整、心態調整、情緒調整,對於自由撰稿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個自由撰稿人必須要掌握的。

第二,要學會補充智能。智能指的是智力和能力,智力主要體現在智商、悟性和思維能力上,能力主要體現在學力、觀察力和想象力上。智能有先天的因素,但也可以後天補充。一是補充智商。智商也就是“智力商數”,是智力年齡和實足年齡的比率,它的公式是IQ=M·A/CA×100%。智商在120以上表示聰明,在80以下表示愚笨,100左右為中等。一個人的智商雖然在一生中變化不大,但也可以通過用腦鍛煉加以補充。我們平時多玩一些智力遊戲,多思考一些問題,解決一些問題,智商就會得到補充。智商高,思維活動就會很活躍,比如德國詩人歌德的智商是185,所以他有超人的想象力。二是補充學力。學力指的是學問造詣。學力一般通過在校學習、業餘進修和自學獲得。學力是影響作者寫作成果的重要因素,生活經驗豐富,但學力淺薄,雖然也能寫出有影響的作品,但隻能反映自己的切身體驗,“後力”不足,如果學力深厚,境況就不同了,作者可以用自己的學問來熔冶、提煉、生發自己的經驗,把生活與藝術、現實與曆史、經驗與想象融會貫通,獲得較高的創作成就,並永遠保持旺盛的藝術生命。因此說,學力補充對一個自由撰稿人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要精修各方麵的學問,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者型”的自由撰稿人。三是補充悟性。悟性是感性到理性的領略能力,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速度越快,悟性就越高。悟性是直覺反應,不經任何思維介質,直接把事物的本質作用於大腦。因此,悟性是自由撰稿人感受客觀世界的高級表現,悟性高,靈感概率就高,創作就快捷活躍。悟性雖然取決於天賦稟性,但也可以後天培養,補充悟性,就是對悟性的一種培養。補充悟性的方法隻有一條,就是訓練快速反應能力,我們接觸到了每一樣陌生的東西,都要快速地捕捉它的核心和實質,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悟性自然會提高。四是補充思維力。思維力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並進行加工的能力。思維力是自由撰稿人的基本心理能力,從運用的角度看,可分為一般思維和創造思維,從思維內容看,可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從思維的構成看,可分為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抽象與具體、類比與推測等。思維力是自由撰稿人創造力的具體體現,因此要不斷地補充。思維力的補充主要靠寫作實踐來進行,在創作實踐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各種思維,不斷變換思維方式和角度,使思維的廣闊性、條理性、靈活性、敏捷性、獨立性、深刻性、預見性等進一步拓展,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是作品出新的法寶。我們不能隻用一種思維方式去創作,那樣會形成思維定勢,創作就會受到思維限製,作品就很難再有突破了。除了創作實踐,我們還可以運用英國心理學家愛德沃特·德·伯諾的“七步思維”法,對自己進行提高思維能力訓練,“七步思維”的練習方法是:第一步,正麵、反麵、側麵去想,開闊視野和思路。第二步,考慮全部因素,做到瞻前顧後,巨細無遺。第三步,分析結果與後果,對事件的多種可能進行分析。第四步,列出具體的思維目標和任務。第五步,權衡輕重,區別緩急,找出重點。第六步,排除前五步的所有思維方法,找出正常思維以外的更好的解決問題途徑。第七步,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自己的思維做補充。七步思維法是各種智力因素的綜合反映,我們經常訓練是很有好處的。五是補充觀察力。觀察力是一個人調動全部感官,發現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一個自由撰稿人應該具備極強的觀察力,並隨時培養和補充同感力、自省力、直覺力、洞察力。這四種能力,是觀察力的高級表現,也是自由撰稿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同感力是推知、感受、進入他人情感狀態和心理狀態的體驗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感情移入”。自省力是自我省察和審視能力,直覺力是跨躍邏輯直接進入事物本質的能力,洞察力是對事物的透視能力。這四種能力,我們在創作時是經常運用的,如果我們不及時補充,創作就會枯竭。六是補充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能力。主要包括再造想象力、創造想象力和幻想力。想象力是自由撰稿人的基本能力,也是自由撰稿人創作能力的重要體現,沒有想象力,作品就沒有生命力,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對想象力進行補充。想象力的補充,主要靠聯想、幻想來進行,要隨時隨地對我們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想象,久而久之,想象力自然得到了補充。七是補充內視力。內視力是一種內在視覺,是自由撰稿人必須具備的內覺力。也就是說,自由撰稿人要能把自己想要創作的形象完整地保存在大腦裏,自己要通過內視力看到,在自己內視視野裏,作品中形象都是鮮活的個體,形象的個體,而不是模糊的形體。隻有達到這種程度,創作才能成功。屠格涅夫說:“當他(指所要描圖寫的人物)還沒有成為我的老相知之前,當我還沒有看到他,還沒有聽到他的聲音之前,我是不動手來寫的。”阿·托爾斯泰也說:“憑借內心的視力來看所描繪的對象,來創作作品,這就是作家的法則,同時必須在自己身上培養這種視力,必須在這方麵進行鍛煉。”所以說,如果自由撰稿人內視力,是作品形象的內心表現,必須要時刻補充,不然作品就不會形象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