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老境(1 / 1)

原來以為老年人感歎太多,譬如彎腰揀鞋為孫子穿上,也要“唉——”地一聲。現在知道老人彎腰吃力,腰腹或別的什麼地方的不妥,一股氣由衷而出,幾近呻吟,而非宣泄對生活的不滿。

老年人在談話中喜歡反問,譬如有人問“吃了沒有”,他明明聽清了,還要反問“嗯?”迫使對方無味地重複這句原本就無味的話。這種反問,倘在法庭問案時,可贏得少許思考時間,平時則沒有。有的老年反問是耳聾,有的是習慣。但耳聾而自愛的老人也並不反問,隻是微笑點頭。他聽不清別人的問話,但知道這不過是照例寒暄。

人至老年,突然變得像兒童一樣嘴饞。想吃的東西吃不到嘴裏,就極難受。但吃一點兒,就飽了。吃不到這一點兒,則永遠饞著。但兒女為老人煲雞不能隻煲一點兒,問:“您吃哪塊?”還要做一隻整雞。

老年人發現老伴的過失時,采取縱向思緒。即老伴“從前並不是這樣……”年輕人對自己配偶的不滿,常以橫向思維聲討之,“誰誰的媳婦如何如何……”縱向思維取守勢,把據城池已經不錯了。橫向思維是攻勢,誌在所向披靡。

人老而生疑,自以為能在別人言語中尋出許多破綻,又愛揣度別人的心跡。其實年輕人並無老人的詭黠,他們的率真常使老人覺得是故布疑陣。因而老人最喜兒童,兒童的天真癡愚,使老人心境平和滿足。兒童企圖統治一切的君王感,也暗合老人心思。

孔子說過一句很不中聽的話:“老而不死是為賊”,他自己不也活了73歲嗎?一種“賊死”的歲齡。